从原子化到共同体:失独者的身份认同重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zyzclw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独生子女政策实施30多年后,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迈入老年人群体,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出现的“失独”事件,带来了失独父母的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失独者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危机与变化,“失独者”、“失独家庭”等开始成为社会问题的专有名词。独生子女离世后,失独者往往陷入无法自拔的沉重悲痛中,其精神状态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精神疾病;面对现实生活,失独者往往选择逃避,逐渐封闭自我,其身份认同也开始出现危机,把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主动抑或是被动地排斥社会交往。然而,人生而不能无群,同样是社会人的失独者,虽然在失独之初是分散的、原子化的个体,但在其精神需求等方面亟待满足时,也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寻求新的群体归属和身份认同。笔者从失独者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沿着“危机—重构—影响”的思路,全面分析了失独者身份认同危机与重构的过程,研究发现:在失独事件发生后,绝望的情感体验与同情感机制的失灵使得失独者逐渐封闭自我,身份认同出现危机,主动与被动的互动排斥使得失独者的社会关系全面断裂。由于旧身份的不可逆转性,重构新的身份认同是失独者走出身份认同危机的必然选择。而失独的共同处境、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互联网媒介作用及失独群体中精英分子的领导热情为失独者的身份认同重构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在重构的“同命人”身份下,失独者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群体内的互动交往逐渐增多,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实现了社会的再融入。然而,“同命人”身份的构建,也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情感共鸣与维权挫折使得失独者群体内部更容易孳生及蔓延集体性的负面情绪;失独者的社会交往仅仅局限于“同命人”内部,并不断强化者与外群体之间的界限,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失独者的社会融入;另外,随着维权行动的愈演愈烈、规模不断扩大,“维权”似乎成了部分失独者生活的全部或中心,且不断提出过度“特殊化”的权益诉求。
其他文献
社会闲散青少年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速转型而产生的。他们既没有继续上学受教育,也没有劳动找工作,被看作没有出息的社会“残渣”、社会的“另类人群”。由于缺乏有效的
劳资关系是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劳资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影响到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还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尤其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资源大量下乡。资源输入村庄后,重构了村庄社会势力结构。村庄外出精英大量回流,内部边缘势力日渐抬头。而既有的富人治村或能人治村模式日益暴露弊端。村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重视程度的加深,许多农村居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我国近几年来虽然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不断增加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存在由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目前已知有多种病原菌能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如弯曲杆菌、沙门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等〔1-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因为工作、婚姻等因素实现地理空间上的转移,使得跨地区的人口流动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新移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尿样中4种多环芳烃代谢产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酶解,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浓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
国有企业改制是近期不少钢铁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改制完成后,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非国有控股或民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在大型钢铁企业中越来越多,在这部分企业中,延续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