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组合桩结构抗滑机理分析及设计方法——以邛崃“平20”天然气井场地滑坡治理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抗滑桩是常见的工程措施之一。一般,它是通过增大桩身截面积来增加桩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抵抗滑坡推力。大截面抗滑桩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滑坡施工场地往往不便于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实践中只好多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工程土方量大,施工干扰大,对临滑状态的滑坡抢险不利;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差等等。 采用小直径钻孔施工的微型组合桩结构是一种新型抗滑桩,与大截面桩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但是,由于目前还无设计规范,特别是对如何考虑桩和土的共同承载作用尚未有明确认识,所以设计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理论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微型组合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期望得出一些可供指导设计计算的思路与方法。 在研究分析中我们得出:微型组合桩在滑坡推力的作用下,桩体受力以压应力为主;压顶梁在发生变形时,会引起应力集中,尤其在右桩与压顶梁连接部位;桩土作用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微型组合桩的排距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桩的变形相应减小,应力减小幅度不大,但排距超过一定范围,将会使结构失效;随着微型桩的锚固深度的增加,桩顶的位移在减小;桩体应力呈现增大、减小交替规律,变化的差值不大,但当锚固深度增大到一定时,再增加深度对微型组合桩应力、变形影响甚小。 基于微型组合桩的受力、变形分析,微型桩受力以压应力为主,在滑坡治理设计上,引入承受压力的网状结构树根桩的设计方法,将“平20”井滑坡设计参数代入计算,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并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治理后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稳定安全系数为1.22,满足了设计要求。 微型组合桩结构治理滑坡在岩土工程中仍然处于尝试阶段,需要结合物理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度,从而寻找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历次的震害调查表明,RC框架结构中楼梯间的表现差强人意。楼梯间相关构件受损严重,造成震中人员疏散和救援通道阻塞,是导致震害加重的一大主因。因此,通过采取构造措施,提高
地基-基础-结构相互作用是影响结构地震响应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一般的工程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刚性地基假定,但是刚性地基假定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在很多情况下值得商榷。近场地
絮凝是水处理的重要操作单元之一,它反映脱稳后的胶体颗粒互相碰撞后,粘在一起形成永久性凝聚体的过程。絮凝过程进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水处理后续流程的工况,因而成为环境
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工程材料。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其中绝大多数都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钢
随着电厂装机容量越来越大,电力输送逐渐形成输电线路远、电压高的特点。   输电线铁塔多建在崇山峻岭及交递不便地区,抱杆作为建造铁塔的一种吊装工具,由于操作简单,稳定性能
地球表面覆盖着的土体大部分处于非饱和状态。在常见的岩土工程中,如边坡工程、基础工程、大坝、污染物迁移等非饱和渗流分析中,非饱和土渗透性函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土的
本文对现浇保温墙板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其中数值分析采用目前通用的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并将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
大跨度桥梁的地震响应分析一直是桥梁工程行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桥梁结构时程分析都是基于地面运动在整个基础范围内一致的假定,但是对于大跨度桥梁结构这种假定并不符合
我国岩盐矿床大部分为薄盐层矿床,单层厚度薄,软弱夹层多,内含大量高盐份泥岩夹层,从而加大了我国岩盐矿床地下能源储存库和核废料处置库洞室的建造难度。不仅要考虑岩盐矿体的渗
深基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岩土工程,既涉及到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和稳定的问题,又包含扰动和变形问题,同时又涉及到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