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岩土工程监测与信息化控制

来源 :成都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56次 | 上传用户:wol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是我国目前已近竣工的海拔最高、埋深最大、单洞最长的山岭公路隧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高地应力、岩爆、大变形及隧道引道段滑坡地质灾害是该工程面临的主要的岩土工程问题。 本文紧密结合该大型工程实践,以指导施工、优化设计为目的,以隧道工程监测、西引道滑坡变形监测为主线,结合目前岩土工程监测与信息化控制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山区公路建设中岩土工程监测及信息化控制问题,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论文主要成果与内容包括: (1) 在阐述国内外岩土工程监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岩土工程监测与信息化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 建立了岩土工程监测信息采集处理系统,重点分析了数理统计方法、响应面法及神经网络技术在监测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论述了监测信息时空效应修正的技术方法; (3) 根据岩土工程信息综合集成理论,结合工程实践,确立岩土工程监测方案; (4) 采用多种先进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工程区岩体的空间应力状态; (5) 采用了改进型门塞式围岩二次应力测试、“TMS”围岩变形跟踪监测系统以及滑坡地表变形简易跟踪监测系统等手段,及时采集岩土体变形信息; (6) 以隧道围岩变形信息为基础,提出了高地应力区隧道围岩变形的几种特征类型,并从地质、地应力、岩体强度、工程施工方法等几方面分析与围岩变形的相关性; (7) 综合分析地质、围岩应力、应变信息,论述了其在岩爆、大变形预测、围岩分类、确定最佳二次支护时间及反演岩土体力学参数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山岭隧道围岩类别的位移判据,为地下工程岩体类别划分提供了围岩变形资料; (8) 通过对滑坡深部变形特征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了滑坡深部变形常见的几种曲线类型,建立了不同曲线类型与滑坡运动特征的对应关系; (9) 应用滑坡地面、深部变形监测信息,结合滑坡地质特征,分析滑坡的地质结构及复活变形原因。研究滑坡体的时、空运动特征、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并采用神经网络技术研究滑坡预测预报问题; (10) 在综合分析地下工程、地表工程岩土工程监测与信息化控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岩土工程监测系统基本框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为适应机床的现代化发展,除了要求机床具有重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和良好的工艺可能性等一般技术经济性能外,还要求机床具有越来越高的加工性能和加工效率,高速、高精度的
本期研修主题  连贯一致内容的策略  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以中小学语文教师为主体,旨在关注语文教师的生态环境、职业心理、职业规划,探索促进语文名师成长的“特质”培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大讲堂从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真实的需求出发,研修过程始终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进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生成新的问题,重在共同探讨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
随着现代测量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M)、快速原型制造和快速模具(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e/Rapid Tooling,RPM/RT)等先进技术的发展,
一、找准切入点:以新《考纲》为导向,灵活构建知识结构  一方面,《考纲》(或《考试说明》)是二轮乃至冲刺复习的方向。一轮复习时,考生们大多是依据上一年的《考纲》复习备考的。虽然每年高考《考纲》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考试政策的微调,《考纲》对高考的要求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如考点范围、题型示例、参考例卷、模块分值等,考生应依此相应调整复习内容与应对策略,把握目标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问题非常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这是由于它背离了义务教育免费性、全民性和强制性的宗旨,加重了学生家庭的负担,甚至导致部分儿童失学。
目的:研究和分析顺产与剖宫产对高龄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9年6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98例高龄初产妇,将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实验
目的: 探讨中药扶正抗癌汤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比较扶正抗癌汤与传统化疗药物阿霉素以及不同剂量扶正抗癌汤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并检测扶正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财政制度经历过两次大的制度变迁:8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制和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本文探讨了在这两次制度变迁中,凸显出新制度经济学中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基本问题,教和学、学和教是相伴而行的,在
[背景]“认识钟表”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