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肺部超声评估COVID-19肺炎治愈后肺部损害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肺炎和非COVID-19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痊愈患者肺部损害的超声表现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连续性居住在国内的24例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和同期连续性32例非COVID-19 CAP痊愈患者,痊愈后半年前瞻性地采用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HRCT、肺功能检查、肺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检测,对肺部损害进行评估,评价两组患者的肺部损害差异。结果1.24例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中,经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检查,超声异常征象发生于双肺下BLUE点、膈肌点及右肺后BLUE点多见。2.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的胸膜线不规则、散在B线、融合B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COVID-19 CAP痊愈患者,P皆<0.05。3.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中,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评分与HRCT Warrick评分结果的相关性r为0.766(P<0.001)。非COVID-19 CAP痊愈患者中,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评分与HRCT Warrick评分结果的相关性高,(r=0.917,P<0.001)。4.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改良肺部超声评分、HRCT评分大于非COVID-19CAP痊愈患者,P皆<0.001。在肺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方面,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的KL-6、SP-A、SP-B、CXCL13、CXCL18等指标均高于非COVID-19 CAP痊愈患者(P皆<0.05),而MMP指标在两组患者间并无差异。在肺功能指标方面,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的FVC、FEV1、MVV均与非COVID-19 CAP痊愈患者无差异。结论1.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可以对肺炎痊愈患者进行评估,与HRCT有很好的相关性。2.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的肺部损害较非COVID-19 CAP痊愈患者重,应对前者定期随访观察。目的评估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对COVID-19痊愈患者肺部损害的随访作用。方法选择连续性居住在国内的24例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按照入院首次HRCT检查,分为轻度7例,中度12例,重度5例。痊愈后半年前瞻性地采用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HRCT、肺功能检查、肺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检测,对肺部损害进行评估,评价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与上述检查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1.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对COVID-19治愈后半年的随访,轻度组的肺部损害与中度组、重度组有明显差异(P均<0.05),而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没有差异。HRCT对COVID-19治愈后半年的随访,轻度组的肺部损害与重度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中度组与轻度组/重度组之间没有差异。2.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与HRCT(Kappa=0.778,P<0.001)的一致性好,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与肺功能检查(Kappa=0.059,P=0.394)的一致性差,HRCT与肺功能检查(Kappa=0.091,P=0.285)的一致性差。3.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评分与HRCT Warrick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766,P<0.001)。4.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评分与FVC、FEV1呈负相关性(r=-0.586、-0.702,P均<0.005),与MVV之间不具有相关性,而HRCT Warrick评分与FVC、FEV1、MVV之间均不具有相关性;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评分、HRCT Warrick评分与肺纤维化血清标志物之间均不具有相关性。5.痊愈后半年患者的血清Ig G抗体大多数呈阴性,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的改良肺部超声评分和HRCT Warrick评分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1.COVID-19肺炎患者痊愈后肺部仍有不同程度的损害。2.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可以作为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评估肺部损害随访的优先检查方案,减少HRCT使用,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有利的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正常人口服2.5%甘露醇大肠超声造影检查(Bowel Contrast Ultrasonography,BCUS)大肠显像良好所需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大肠超声声像图特点;评估BCUS在大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健康体检且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志愿者(正常组)以及289例临床疑诊胃肠道疾病行口服2.5%甘露醇大肠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疑似病变组)行BCUS检查。记录正常组BCUS图像
目的:探讨入院48小时内以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 dimer,DD)的血清浓度最大值构建的参数模型(parametric model,PM)对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06月30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因急性胰腺炎住院治疗的患者238例。根据
目的:研究比较血清GP73、肝功能指标与肝硬化的关系,探讨血清GP73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血清GP73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的150例肝硬化患者及15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GP73、ALB、ALT、AST、ALP、GGT、PT、PLT等,采用Child-Pugh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别比较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酮症酸中毒、是否进展为脓毒血症的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差异,指导临床的个体化诊治。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且确诊为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分别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脓毒血症进行分组并比较组别之间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病原学检查、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例经细针穿刺病理支持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分别于微波消融术前、术后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在消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5分钟及术后30分钟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所测量的消融术后甲状腺结节体积大小、超声造影模式下不同时间段所测得的消融术后甲状腺结节体积、消融前后甲状腺结节弹性值的变化(包括Emean(弹性平
目的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等指标进行检测,研究其对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急性胆管炎患者共56例,根据目前公认的《急性胆道感染东京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将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I级组(24例)、II级组
目的:分析贲门息肉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资料,探讨贲门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医生对贲门息肉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我院胃镜诊断贲门息肉且有组织病理结果的患者564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息肉的内镜下表现、伴发疾病、病理类型、Hp感染率等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探究糖尿病及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对Modic改变(MC)的影响,评估其是否为M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MC发生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的收集了在2013.01-2020.10期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综合内科住院治疗而无需腰椎外科治疗的内科疾病患者共1331名,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确定32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实验室数据,并进行MRI阅片评估各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溃性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作用。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构建UC模型。将小鼠随机分配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
目的:研究针对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定量阻力呼气及缩唇呼吸进行治疗,并探讨该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4本院于2018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47例,采用定量阻力呼气治疗)和B组(47例,采用缩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