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咪唑基聚硅氧烷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硅氧烷由于其耐高低温,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表面张力,优良的介电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聚硅氧烷可作为基体材料,引入不同的功能基团,成为功能聚硅氧烷材料。咪唑是组氨酸的组成部分,在生物和化学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咪唑基团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仅作为金属离子的结合位点,和Zn2+和Cu2+有较强的结合力,而且是被选择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成员而保留下来的,是个活泼而有效的酸碱催化功能基团,所以咪唑在吸附和催化反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化学合成的功能高分子中,咪唑常作为螯合位点或催化部位被引入。本论文中,我们以制备功能聚硅氧烷材料为出发点,从分子水平上设计了含咪唑基团的硅烷单体,经水解缩合生成含咪唑基团的功能聚硅氧烷材料,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细致地研究。首先,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N-(3-氨丙基)咪唑为原料制备含咪唑基的硅烷单体3-(1-咪唑基)丙基氨基甲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mTES),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含咪唑基的聚硅氧烷材料(ImSR),并研究了表面性质,热稳定性,对Cu2+的复合性质和吸附性能。这种含咪唑基的聚硅氧烷材料的表面接触角是56°,是亲水性材料。快速的热失重发生在230℃以上,说明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吸附材料有效地吸附水溶液中Cu2+,最大吸附量达69.5mg/g。Langmuir更好地描述整个吸附过程,说明含咪唑基聚硅氧烷对Cu2+的吸附是化学吸附过程,被吸附的Cu2+单层分布于材料内部。经过5次循环后,平衡吸附量依然保持较稳定的值。这种含咪唑基团的功能聚硅氧烷材料对Cu2+,Ni2+,Zn2+以及Cd2+等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这种吸附材料在水溶液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含咪唑基聚硅氧烷印迹材料(mip-ImSR)。选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的水解反应为模型,研究了mip-ImSR的催化性能。根据过渡态稳定理论,我们选取反应过渡态类似物为模板分子,ImTES为功能单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交联单体。对比对硝基苯酚乙酸酯的自水解速率,这种印迹材料提高了其水解速率达16倍,而且催化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说明存在底物饱和现象。但是,印迹材料和非印迹材料(nip-ImsR)的催化活性相差不大。计算Km为1.66mmol/L,Kcat的计算值为1.35min-1。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本文将挖掘与传统搜索相结合,在挖掘响应用户主动或被动搜索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大数据搜索引擎,以期提高大数据搜索引擎下的知识产出效率、促进知识产出创新。【
传媒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应引起社会的关注,教育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
本文根据电磁兼容性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现代家庭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的电磁干扰特性,重点分析了电视机、收录机受干扰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抗干扰措施。
瓦塞曼是二十世纪德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与德国大文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齐名。他花了3年时间写成的小说《莫里齐冤案》,与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
研制了一种以石蜡,微晶蜡和液蜡复配为成膜物质并经乳化而成的混凝土养护剂,其中石蜡26.0份,微晶蜡1.0份,液蜡10.0份,分散剂1.8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1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0份,余量为水(质量比)。应用实验
Th(Ⅳ)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围岩上的吸附行为是深入研究钍在处置库介质中迁移规律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研究四价锕系元素在处置库围岩介质上吸附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Th(IV)在处
冠脉微循环异常在冠心病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冠脉微循环的生理和病理、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讨论了冠脉微血管功能异常的治疗选择。目前冠脉微循环检测技术要求较高,冠脉
含有杂环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天然产物及合成分子中,比如,含呋喃环的化合物、含吡咯环的化合物、含有氮氧的六元杂环(oxazine)以及氮杂七元环(azepine)类化合物。由于许
<正>当前,如何理解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不管是从技术与应用结合的角度看待融合,还是从混合生产方式的角度看待融合,我理解,融合起码的一个特征在是,
胡子在中国古代大多数时期是男性美的标志之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胡子却颇受众人冷落。男子无须或少须的阴柔之美逐渐得到魏晋南北朝人的青睐。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男宠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