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受体1拮抗剂对三叉神经痛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组胺受体1在Wistar大鼠三叉神经半月节细胞与感觉根上的表达情况,探索非镇静性组胺受体1拮抗剂对大鼠三叉神经痛的抑制作用,探讨组胺受体1拮抗剂作为临床上三叉神经痛治疗药物之一的可行性。方法:1,将Wistar大鼠麻醉后处死,取出三叉神经感觉根及三叉神经半月节,石蜡包埋并制成0.5μm厚的石蜡切片,用Goat Anti-Histamine Receptor H1(C Term)Antibody对切片组织中的组胺受体1予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其表达情况。2,造模:在Wistar大鼠角膜中滴加一滴(50ul)5M氯化钠溶液,30分钟后腹腔注射氯雷他定药液,统计分析注药前、后大鼠的擦眼次数,评估非镇静性组胺受体1拮抗剂对三叉神经痛的控制效果。结果:1、通过对大鼠三叉神经半月节细胞和感觉根的免疫组化检查发现,组胺受体1表达丰富,且分布具有显著的特点:淡黄色细胞胞体平均面积为237.1±18.52μm~2,置信区间为197.1-277.1μm~2,黄褐色细胞胞体平均面积为112.7±12.78μm~2,置信区间为84.6-139.4μm~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5)。淡黄色细胞胞体平均光密度为0.233±12.68,置信区间为0.219-0.247,黄褐色细胞胞体平均光密度为0.344±0.008,置信区间为0.322-0.36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5)。即面积较小的细胞为强阳性细胞,组胺受体1的表达更为丰富。在三叉神经感觉根横截面,外周纤维染色较中央纤维染色颜色深,外周纤维的平均光密度为0.253±0.017,置信区间为0.208-0.298。中央纤维的平均光密度为0.133±0.004,置信区间为0.122-0.14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05)。说明组胺受体1在外周纤维中表达较丰富。根据以往的研究报道,小细胞及小纤维与痛觉相关。2、Wistar大鼠擦眼试验:氯雷他定给药前、后擦眼次数分别为12.85±1.018,5.23±0.9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丙二醇给药前、后擦眼次数为14.00±1.025,14.31±1.123,P=0.5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课题研究首次证明了组胺受体1丰富分布于Wistar大鼠三叉神经半月节的小细胞和感觉根的外周纤维,使用非镇静性组胺受体1拮抗剂可以抑制三叉神经痛。提示组胺受体1表达增多或者变态反应可能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原因之一,三叉神经痛的抗组胺治疗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图像修复的目的是将图像已知区域作为先验信息,填补图像的缺失区域或者缺失像素。作为图像修复的延续,视频修复不仅要保证修复后的视频每一帧都满足空间一致性,还要保证视频序列具有时间一致性。传统的视频修复算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修复效果,但大多忽略了视频序列的连续性和相关性,且只能处理缺失区域较小的情况,同时不能应对复杂和多变的场景。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视频修复的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最近的研究中,不少研
学位
目的:研究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OK)后光学区面积(Treatment zone size,TZS)及偏心(Treatment zone decentration,TZD)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和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选取双眼配戴OK镜的青少年患者59例,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测量戴镜前、戴镜1个月时、戴镜6个月时角膜地
学位
目的:比较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和正常人群直接对光反射瞳孔功能的差异,探索瞳孔功能检查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严重程度、视力、图形视诱发电位(VEP)、视野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72例144眼,平均年龄为48.2±11.3岁,其中轻度TAO组56眼,中重度TAO组71眼,极重
学位
目的: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基于3-14岁儿童眼底图像的眼屈光度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用以实现眼底图像对儿童眼屈光度的自动预测。方法:本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3-14岁儿童共14216人(28432眼)的一般病历资料、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和眼底图像。眼底图像经处理后与对应数据一同纳入数据集,随机分成产生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使用卷积神经网络Inception-V3
学位
离子液体是全部由阴阳离子组成的、在室温环境下呈液态的熔融有机盐,因其具有对外整体呈电中性、环境友好、宽化学窗口、低熔点等优良特性,在软光电材料领域发展迅猛。在下一代超级电容器中,离子液体被当作电解质和石墨烯电极材料相结合被科研工作者广泛探索,因此将石墨烯-离子液体界面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极化性质包含着离子对极化趋势的演进,振动光谱是研究液体材料结构特征的重要工具。外电场对石墨烯-离子液体体系极化
学位
随着微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快速发展,注液表面(Liquid-infused surfaces,LISs)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大量关注。LISs具有优异的拒液性、防生物污染、自清洁等特点被广泛的运用于生物医学和材料化学等多个领域。液滴在注液表面的润湿及电润湿行研究对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注液表面中润滑剂的存在,液-液界面附近的液滴状态和分子过程很难用简单的光学仪器捕捉。然而,分子动力学模拟为观察注
学位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患者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偏心量与术前角膜前表面形态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6例(年龄18至45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50例)
学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逐渐向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渗透。冗余机器人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通常作为一种机械化工具,代替人们周而复始地完成各种繁琐的任务。因此,冗余机器人的运动规划研究对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的运动规划方法通常难以兼顾多方面的需求,比如噪声抑制、关节物理约束、轨迹精度、姿态控制等。为满足任务需求的多样性,本文从优化角度构建了冗余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方案
学位
睡眠惰性(Sleep Inertia,SI)是一种从睡眠到清醒的过度状态,其特征是警觉性降低、嗜睡、认知能力下降,对醒来后立即开展工作的人存在不利影响,尤其在那些操作失误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作业场景,比如消防、急救、长途驾驶、长途飞行、高空作业等。研究有效的睡眠惰性检测技术,对保障劳动者的工作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研究指出,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中存在可以反映睡
学位
第一部分颞骨HRCT测量在内耳畸形分类中的应用目的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对颞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上内耳各结构进行测量,了解正常及畸形内耳主要径线的差异性,探讨内耳CT测量对于区分耳蜗不完全分隔(Incomplete Partition,IP)、耳蜗发育不全(Co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