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和全国753个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过程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对年际变化差异的可能原因、年际变化与后期亚洲南部夏季风爆发及中国中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进一步揭示了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的建立过程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的建立过程具有如下年际变化特征:在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过程的年际变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东、西两个环流中心的演变上。偏早年,东部环流中心西移速度快,建立完成后,中南半岛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强且东西范围较宽,整个建立过程时间较长,同时孟加拉湾东南部-中南半岛和南海南部地区高空辐散运动发生发展早;偏晚年,建立开始前西太平洋上空无闭合的反气旋性环流中心,建立完成后,中南半岛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弱且东西范围较窄,整个建立过程时间较短,同时孟加拉湾东南部-中南半岛和南海南部地区高空辐散运动发生发展晚;在对流层低层,风场和海平面气压场呈现反相的分布形势,与之相联系的Walker环流强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即建立偏早年,Walker环流强,建立偏晚年,Walker环流弱;
  (2)中南半岛上空反气旋环流中心建立早晚与中南半岛地区对流建立发展关系密切。当中南半岛地区对流建立发展早时,中南半岛上空反气旋环流中心生成早;反之对流建立发展晚时,中南半岛上空反气旋环流中心生成晚;
  (3)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上空反气旋环流中心的西移快慢及有无闭合环流中心出现受该区域上空的上升运动和大气非绝热加热作用影响。当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上空的反气旋环流中心西移稳定至130°-145°E这一区域后,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变化对该环流中心的维持及消亡起主要作用。由于Walker环流的强弱影响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非绝热加热垂直变化,进而导致南亚高压建立早晚年在这一时期环流演变特征的差异。
  (4)南亚高压建立偏早年,孟加拉湾东部-中南半岛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建立偏晚年,孟加拉湾东部-中南半岛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晚。对我国中东部夏季降水而言,建立早晚年的旱涝分布也大致呈现反相分布。因此南亚高压建立的早晚对后期亚洲南部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国中东部夏季降水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5)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改变中南半岛地区上空的大气加热场将会对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的建立过程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验证了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的建立过程主要受大气热力作用,尤其是非绝热加热影响的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ERA-40),对北太平洋风暴轴“深冬抑制”现象本身的时空变化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  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北太平洋风暴轴“深冬抑制”现象是指北太平洋风暴轴在主体区域的强度在某年深冬时期弱于前期晚秋和后期早春的现象,“深冬抑制”现象在对流层高层表现最为显著,对流层中层其次,而在对流层低层则不明显;“深冬抑制”现象还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
学位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逐日再分析资料(ERA-40)以及全球海冰海温资料集(GISST),考察了北半球东部风暴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从内部动力学和外部热力强迫两方面,对北半球东部风暴轴的维持与异常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  主要结论如下:(1)逐月来看,北太平洋风暴轴多中心现象普遍存在,概率高达94.7%,最典型的分布呈2—3个中心分布。从季节上来看,春季是多中心现象最容易出现的季节,秋季和冬季相对较少,而
与全球环流模式相比,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不仅可以更好描述物理过程及其参数化,同时又可以获取更小尺度的强迫信息,对于区域与局地气候的描述可以更精确。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全球模式对中国气候的模拟经常出现明显的偏差,使得区域气候模式在这一区域的的应用更加重要,RegCM系列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区域气候模式之一,2010年6月RegCM的最新版本4.0发行,在很多物理过程上进行了改进
学位
为比较MM5和WRF对冬季雾的预报效果,本文应用MM5和WRF对2006、2007年12月进行逐日模拟,并用模拟区域内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南京和安庆08、20时逐日探空资料分别对模拟的地面及边界层内气象要素、雾的多种预报方法进行了客观评估。  关于边界层内气象要素的评估结果表明:(1)MM5和WRF模拟的地面温度和湿度均较理想,但风速误差较大,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的观测与模拟偏差的概率分布均呈近正
学位
利用1979—2009年NOAA卫星观测OLR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中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及1982—2011年NOAA的SST资料,研究了亚洲夏季风流经区域海洋上空OLR的气候低频振荡CLFO(30-90天)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扰动的可能联系。  结果表明:(1)印度洋区域OLR的CLFO30-60天振荡在4—9月功率谱最强,且是CLFO方差贡献率大值区。气候平均状况下低频
学位
正如海洋一样,作为地球系统下垫面的陆地对天气、气候能够产生显著的影响。大气与陆地之间不断进行动量、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过程,陆地和大气之间存在不同尺度的相互作用。由于陆面过程的复杂多样以及陆面观测资料获取的困难,陆面模式成为了研究陆面过程的重要工具。公共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CLM)作为较为完善的陆面模式,在当今被研究人员广泛使用。但是CLM模式不同版本间的差异会对模拟
气候模式是气候模拟、预测和预估的重要工具,随着气候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气候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气候模式的系统性误差,气候模拟、预测和预估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是开展气候模拟、预测和预估的基础性工作。利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Phase3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大气运动系统中包含着各种系统,而中、小尺度系统对于降水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尺度系统中又包含孤立对流系统、带状对流系统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根据不同的系统设计合适的扰动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运用WRF3.0.1.1模式,针对中尺度对流复合体这一系统,根据该系统自身特点,设计适合MCC的初始扰动方案。  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MCC系统模拟研究发现,在850hPa水汽通量大于17*
本文重点结合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登陆福建省引发的强降水过程,通过考虑对流凝结潜热加热,探讨了对非均匀饱和大气中非地转湿Q矢量(Qum)的改进研究,并讨论登陆热带气旋降水过程及成因。  结果表明:  (1)2009年8月9日08时-10日08时24h期间“莫拉克”台风给浙江省大部、福建省中北部带来了一次暴雨过程,WRF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此次强降水过程。  (2)考虑对流凝结潜热加热作用完成
本文利用中国740测站195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美国NCE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提供的的月平均海平面温度(SST)和月平均海平面温度(SSTA)等资料,对2010年6-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降水异常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NCARCAM3.0大气环流模式对海温进行模拟试验。  主要结论如下:  (1)2009—2010年发生了较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