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蝇科(昆虫纲:双翅目)触角感受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蝇科Tachinidae是双翅目昆虫中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作为广泛寄生于鳞翅目、膜翅目及鞘翅目等昆虫的典型寄生性蝇类,寄蝇科昆虫在生态和行为关系等方面与寄主经历了长期的协同演化。触角感受器是蝇类感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及类型与蝇类生态习性密切相关。开展触角感受器的超显微比较形态学研究可为明确触角感受器的形态界定及适应性演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寄蝇科全部4个亚科的13个物种,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触角及感受器进行超显微形态观察,共发现9种类型的触角感受器。通过与狂蝇总科其他类群进行对比,明确了本研究中寄蝇科触角感受器的形态界定,主要结果如下:(1)触角梗节的板型感受器为一鬃毛结构,其直接着生于触角表面或光滑的凸起基座上;(2)触角鞭节的毛型感受器、锥型感受器和棒状感受器易混淆,感受器的形状、长度等是对其进行分类界定的关键形态特征。本文探讨了寄蝇科触角感受器对其精准定位寄主习性的诸多形态适应特征:(1)触角梗节或鞭节的延伸,以及触角鞭节感受器的分叉或具孔特征,可增加感受器的附着面积或自身面积,有利于提高触角对气味分子的嗅觉敏感性;(2)触角鞭节具有数量丰富的感觉微坑或集中分布的感受器,有利于触角对气味分子的捕捉;(3)触角梗节钟型感受器的具孔特征及雌雄二型性、梗节类板型感受器的存在、鞭节表面及触角芒上机械感受器的分布,均反映了寄蝇科昆虫触角感受器类型的丰富性和形态的多样性。
其他文献
<正>本实验室最近安装了一套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在安装与调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现汇总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将计算机、扫描开关、数字多用表、热电偶检定炉等设备
采用芬顿+活性炭联合工艺对晚期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考察反应pH、H2O2投加量、FeSO4&#183;7H2O投加量、反应时间、活性炭投加量对垃圾渗沥液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芬顿法的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影评已占据影评市场,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评论方式,促进了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网络影评的传播特征和文化内涵出发,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铁路隧道作为连接地区间的纽带应运而生。公路、铁路隧道的建设与运营,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方便了人们出行、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三次采油技术(EOR)是一项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手段和技术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开发技术。在三次采油过程中需要按照适当的配方来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化合物等,然后
探讨了EDG法检测回填土密实度的工作原理、检测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土壤模块的建立等;以其在沙特哈立德国王大学一期工程中的应用为例,分析了EDG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准确性
金属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组成的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的一类化合物。同时具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性能优点,逐渐成为功能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以制备较为新颖的,具有独特结构的,同时有良好性能的金属配合物为目的,使用2种邻菲罗啉类衍生物配体与稀土、过渡金属离子,在溶剂热或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3个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PXRD等各种表征手段对配合物进
中职、高职、本科教育存在一些差别,所以构建"中-高-本"专业培养目标时,需要吻合产业岗位群对中高本专业人才需求规格,结合企业岗位技能和规范标准,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层次
结合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专业设置实际,对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云南省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就业存在不匹配等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云
青少年时期的训练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青少年标枪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发展,通过对南京市体校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情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