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下的新闻教育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hicah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的国家目标具有强烈的“外倾”色彩,不断形塑并推动着国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与实践。大学新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正是这一逻辑进路的显现。大学新闻教育本非中国固有,是同属西方异质文化的新闻事业与大学教育,在中国现实语境下,各自发展与彼此关联互动后的产物。它既遵循着展拓学理、推动学科发展的内在理路(可谓“学”),也始终具有服务新闻事业的强烈社会取向(可谓“术”)。最终,二者统一于追求国家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就近代中国大学新闻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实际成就言,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实为典范,“学”与“术”的结合尤为显著。特别是从中日民族矛盾凸显的1930年代开始,燕大新闻学系始终注重发挥新闻教育“经世救国”的社会功能,并努力推进新闻教育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在国难的非常社会情境下,北平“危城”的空间压迫与日俱增,时空的紧张纠合直接影响了燕大新闻教育的发展实态。先后掌系的黄宪昭、梁士纯、刘豁轩等人在燕大新闻系进行了极具针对性的改革,因应国难的现实需求,与推动学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国难之下,燕大的新闻教育展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特征,以解决中国新闻业与社会的实际问题为指归。教学与研究皆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教育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的调整、刊物的创办、学术取径的转向、内外交流的进行等皆是如此,凸显了“学以致用”的价值意义。并且,这些举措,符合大学新闻教育中国化的根本诉求。也就是说,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期,大学新闻教育的经世功能和学科逻辑有了内在的一致性。二者统一于以新闻教育的中国化追求国家现代化的的终极目标,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呈多元化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致使原本就先天不足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中小企业通常通过贷款的方式解决运营资金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这些新的趋势,应在教育观念、思想内容、方式方法、开展途径各方面开拓创新,为培养新时期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开辟道路。
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载了《垃圾要分类收集》一文。文章指出,北京市提出了"城区将分类收集垃圾"的构想。这是我国首次公开提出"垃圾分类"的概念。在这之后,
随着医院不断深入开展的政工工作,使社会文明得到充分体现,政党工作对于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医务人员不断提高的道德素质,医疗服务水平显著增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成功以来,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通信、信息存储、医疗、测量、军事等领域的应用使得人们对半导体激光器
曾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的前苏联高等教育在教育财政体制上实行的是单一拨款模式,其经费总额中有98%由国家财政拨款。实际上,在单一拨款模式下,任何一个国家的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是关系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改革提出新型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这对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山西高校辅导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对军队的管理,为提高作战能力而进行的各种技艺的、体能的训练,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古代体育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当时称为“军
如今在校大学生均为“80后”,他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殊承担者、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者、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生力军、坚持正确政治道路的特殊较量者。然而,他们大多
本研究以从竹荪中分离纯化并经不同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透析所得到的DI-1和DI-2为研究对象,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对其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