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题材科教片创作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_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的变化,但仍面临众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增强每个公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积极主动的环保行为,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言至关重要。环保题材科教片具有宣传环保理念,普及环境现状,提升环保意识的作用,因此对其创作研究意义重大。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媒介背景下,环保题材科教片要想发挥其正面效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必须革新创作理念与创作手法,使之契合当下受众的审美需要。本研究在梳理环保题材科教片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相关案例,运用叙事学、影视艺术的相关理论,对环保题材科教片的创作观念、创作原则、故事建构、视听呈现和创作意义进行探究。本文研究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环保题材科教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局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中梳理了环保题材科教片的相关概念,对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进行区分,更为准确的对环保题材科教片进行概念界定。并通过梳理中国科教片的发展史,使环保题材科教片诞生发展的时间脉络更加清晰。第二章中总结了环保题材科教片在创作中需秉持的理念与原则。将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然与和谐的创作观念,以及科学性与教育性、真实性与艺术性、社会性与思辨性的创作原则,用于创作独具特色的环保科教片。第三章研究在创作的过程中,环保题材科教片的叙事呈现。以电影叙事学、生态叙事学为理论基础,指出环保题材科教片在叙事层面的新诉求与新主题,并总结实现其新诉求的叙事方法。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形成生动的叙事风格,增强影片故事性。第四章从环保题材科教片创作过程中的视听呈现出发,在内容科学的基础上,选取最具表现力的空间环境,创作生动有趣的环保画面,充分发挥声音对画面的补充作用,增强其形式上的艺术性。第五章阐述环保题材科教片创作实现的价值意义,主要分为现实价值、受众意义和科教片史意义。对环保题材科教片创作进行研究,实现环保题材科教片的良性发展,推进环保题材科教片的繁荣,进而实现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全党办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重要理念和优良传统,多年来反复被征引和讨论,始终居于党报理论的核心地位。“全党办报”并非僵化的理念,而是一种活生生的“话语实践”,它与特定的时空环境相勾连,并在政党、新闻界、公众等多元主体的话语互动中完成理念与实践的沉淀与更新。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发展,“全党办报”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体制进行调整,使得观念也不断地发展和变迁。因此,梳理“全党办报”的观念变革
学位
21世纪以降,中国动画电影迎来蓬勃发展,以《大圣归来》、《白蛇:源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实现票房上的巨大突破,赢得良好口碑,以对“中国学派”民族化叙事的创新,构建起独特的叙事模式,成为重要的电影现象。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轨迹,分析论证民族化叙事的基本特点,探索其成功的诸多原因,总结民族化叙事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为未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给传统主流媒体的主旋律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期开展主旋律工作,既是党对国内媒体界的要求,也是所有媒体工作者的使命。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深知青年在哪里,共青团的组织就应该建在哪里。现在,青年聚集在网上,所以共青团要为年轻人服务,就必须到网络上建立起自己的传播阵地。共青团中央在建设完善“两微一端”的同时,还接连入驻了知乎、Bilibil
学位
小说《红日》作为“十七年”时期著名的“红色经典”代表作之一,自1957年出版以来就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革命的战歌,英雄的颂歌”。随后,在小说出版至今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不断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这不仅说明《红日》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更充分彰显出“红色经典”永恒的精神价值。但是,由于《红日》的各个改编文本是在不同时代和社会语境下生成的,文本在演变的过程中要
学位
“精准扶贫”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的,中国的扶贫、减贫、脱贫的事业创造了人类与历史上的奇迹,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随着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的陆续出台与精准施策,公众关注度逐渐提升,激发了电视剧创作者们的创作热情,中国扶贫题材电视剧数量近来呈现井喷式增长的趋势,愈来愈多的电视剧创作者积极相应国家政策,与时代同频共振,将创作
学位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下媒介环境已经呈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在后现代语境之下,伯明翰学派对于亚文化的观察视角已经不能完美的解释当下复杂多样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形态。本文引入后现代理论框架,试图厘清在后现代语境下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关系发生的转向。本论文主要由六个章节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对象、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作为线上田野的B站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阐明了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
学位
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民族电影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坚守本民族文化传统,寻求国际化的话语表达,并杜绝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下,伊朗电影打破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国家制度的桎梏,自觉把握伊朗民族性身份,在严苛的审查制度的夹缝中寻求生存和突破,用真诚温暖的人文话语打动了世界各地的观众,探索出了一条将民族性与世界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民族电影发展之路。伊朗电影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一代
学位
报纸
作为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关于小津安二郎的讨论从未停止,特别是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其影像中所展示的家庭与人际关系变化更具有普世化的价值。从1949年的《晚春》开始,他执着的关注于家庭内部的情感变化,把时代、人情、贫富差距、战争、西化的社会、变迁的传统等因素浓缩其中,同时形成了高度精炼与固定的模式,即老去的父亲与即将出嫁的女儿在离家之前发生的故事,这些影片中,小津循环的使用了相同的主题和角
学位
关于道德内化中个体自我实现的研究是延伸了道德内化思想的探讨,是为了个体德性的培育和发展,寻找一种在道德内化过程中主动进行自我实现的方式。个体通过自我意识的主动特征和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逐渐将外在道德规范融合为个体内在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形成个体自身德性完成个体的自我实现。论文围绕“道德内化中个体的自我实现”共分为道德内化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基本概念、道德内化中个体自我实现的思想溯源、道德内化中个体自我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