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西部构造带特征和盆地模拟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396104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部,是我国大型沉积盆地之一。具有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结晶基底,其上覆盖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沉积盖层。鄂尔多斯盆地以其含丰富的中生代和古生代的石油、天然气而引起广泛的重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近南北向构造带是我国东、西部重要的构造、地球物理、地貌的分界线,一直受到了中外学者的关注。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西部构造带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各种理论和学术观点,取得了一批水平很高的研究成果。 然而,由于该地区的复杂性,诸如对古生代前陆盆地的认识、盆地的古隆起成因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本人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贺兰-六盘造山带与鄂尔多斯盆地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研究(1999028437)”的支持下,结合南京大学与长庆石油勘探局合作研究项目“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界石油地质构造特征”,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古生代和西缘构造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 1、古生代前陆盆地的认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前陆盆地的研究受到了高度重视,前陆盆地中油气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生代存在前陆盆地的观点已被石油工作者和地质学家接受和采用(刘少峰等,1997;贾承造,2000;孙肇才,2000),为中生界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盆地古生界及盆地西南缘邻近造山带的研究,认为盆地西缘和南缘是在元古界秦(岭)祁(连)贺(兰)三叉裂谷基础上发育的早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并发展成为主动大陆边缘,于中奥陶世~中石炭世秦祁海槽向东、向北方向俯冲碰撞,形成古生代前陆盆地。 2、古隆起类型和成因及与油气勘探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基底顶面表现为两个大型隆起,北部为伊盟隆起,中南部为中央古隆起。伊盟隆起具有继承性,继承了结晶基底的形态,上石炭统太原组直接覆盖在变质基底之上;中央古隆起则是由于盆地西缘和南缘受到挤压应力作用,形成古生代前陆盆地,前陆盆地的前隆部分构成了“L”形的中央古隆起。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与克拉通古隆起密切相关,认识不同成因的古隆起有助于在油气勘探中有的放矢。前陆盆地在剖面上的形态是一个楔形。靠近造山带一侧的生油中心生成的油气沿断层、不整合面运移到靠近造山带一侧的挤压背斜构造部位,形成背斜构造油气藏。靠近克拉通一侧形成的油气则沿着古风化壳、不整合面运移到前隆部位,在中央古隆起的四周斜坡地带形成有利的油气聚集地带。另外,由于受到挤压应力场作用,在造山带前缘和盆地内部产生背斜构造和断层相关褶皱,成为油气的构造圈闭。 伊盟隆起作为一个继承性的古隆起,不仅控制了古生界,还控制了中、新生界。沿着基底是总体向西南下降的斜坡,直到与中央古隆起以鞍部的形式连接。伊盟隆起自北而南存在两排背斜构造带和一大型的鼻隆带,背斜构造带是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勘探的有利场所。鼻隆带在早古生代恰处于中央古隆起与伊盟古隆起鞍部的次级构造带,构造极为稳定,加上该鼻隆带具备生、储、盖组合,因而伊盟隆起南坡上的鼻隆带是最有利的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区。 3、青铜峡-固原断裂带特征和地质意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主要由数条向西倾斜向东逆冲的近南北走向的大型逆冲断层组成,北面与东面为华北板块,南面与秦岭褶皱带相邻,西面与阿拉善地块及北祁连褶皱带相邻。在西缘构造带数条断裂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青铜峡-固原断裂。青铜峡-固原断裂带上出现的辉绿岩是断层逆冲过程从深部带到断层带中的,属于“构造冷侵位”。断裂带两侧在中奥陶~中石炭世之前有各自不同的地质发展史,中石炭世之后断裂两侧沉积环境已基本一致,说明了该断裂带为鄂尔多斯地体和祁连地体的碰撞拼贴带。该断裂带至少在中奥陶~中石炭世、三叠纪和中侏罗世有三次强烈的活动,对其西侧祁连造山带和东侧的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4、盆地西南缘断层相关褶皱类型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岔-演武地区野外考察和室内地震剖面的分析,找到了普遍存在的与断层转折褶皱有关的两种有利的油气圈闭形式:(1)缺失前翼膝折带(或者后翼膝折带)的断层转折褶皱;(2)完整结构的断层转折褶皱。这两种形式的构造均是油气储集的有利场所,油气顺断坪、断坡和膝折带运移聚集到褶皱的顶部,构成有利的油气圈闭。将钻孔布置在断层转折褶皱背斜顶部是最理想的方案。 5、盆地模拟尝试使用美国PRA公司提供的盆地模拟软件对从鄂尔多斯盆地取得的一些基础资料进行模拟。通过对盆地的埋藏史、地温史、成熟度史、沉降史、高温热解、二维和三维视窗进行了模拟,为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直观的资料。 埋藏史模拟检验了研究区在受加里东运动全面抬升,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沉积中断一亿年以上,在此期间,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台、谷、丘相间的古地貌单元。侵蚀淋滤形成的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带成为天然气聚集的良好场所。中石炭世开始,盆地又复沉降,中石炭统直接和马家沟组不同层位接触,沉积环境由海相到陆相。从中石炭统到中侏罗统基本上为连续沉积。侏罗纪末期的燕山运动使本区抬升,缺失上侏罗统。早白垩世堆积了陆相碎屑岩,晚白垩世至第三纪末研究区一直处于抬升、剥蚀阶段。 地温史是制约烃类生成的重要因素,从钻井地热史模拟结果,我们看出鄂尔多斯盆地自古生代以来一直具有较低的大地热流值,现在的地温梯度小于古地温梯度,而古地温梯度以J2~K1最高,使得上、下古生界烃源岩有生烃和排烃的可能性。 成熟度模拟表明,古生代地层主要处于生气阶段,中生代地层主要处于生油阶段。 沉降曲线模拟揭示了盆地自古生代以来主要有两个不同的曲线类型,古生代曲线形态为上凸形状,表示早期缓慢沉降,然后快速沉降,反映挤压背景下的构造环境,是古生代前陆盆地的表现。中、新生代总体为上凹形状,表示先快速沉降,然后缓慢沉降,反映拉张背景下的构造环境。 对研究区进行二维盆地模拟,在剖面上任意取一点,都可以作出该点的埋藏史图以及孔隙度、渗透率、温度、压力、油气饱和度等指标随深度和时代变化图件,为生产上布置钻孔提供依据。 运用三维视窗对盆地中生界主要含油岩系进行模拟,得到延安组和延长组在不同时代的顶面图,确定了有利油气圈闭范围。
其他文献
大别山构造单元包括北淮阳构造带、大别混杂岩带和南淮阳构造带,其岩石地层组成单元由北向南依次为:宽坪群、二朗坪群(南城群、梅山群、卢镇关群)、龟山组、南湾组(佛子岭群)、定
国内外对毒害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的研究表明,此类物质最终归宿地将是海洋、湖泊以及生物体内聚集,为了了解城市湖泊以及整个湖泊生态体系受城市大气毒害有机物污染的影响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产生于1958年。随着计算机技术、教育理论和教育的发展,CAI应用已经深入到每一学科,从学校到校外,遍及各个领域、各个国家,极大
该文通过向氯化钙和氯化锰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模拟实验,生成方解石沉淀,将沉淀过滤、烘干和称重.用等离子光量计(ICP)测试方解石中锰的含量,利用公
分布在不同气候带和生态环境中的各类湖泊是人类观察和了解过去全球变化,预测未来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湖泊沉积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用于获取区域气候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次生油藏成藏机制和预测"项目是石化集团总公司"九五"科技攻关课题,难度大,工作量也大,其目的在勘探高成熟的研究区揭示东营组次生复杂断块油藏形成机制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烃类污染物为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主要包括直链脂肪烃、环烷烃、多环芳烃(PAHs)等.该文对洱海湖水、入湖河流及周边土壤中取得的有代表性的1
该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值图像分析软件的研制,另一部分则是对铜陵铜矿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作了简单研究.软件系统是在微软公司的Windows平台下,以C++为
该文利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加工处理的TM卫星影像,根据实地调查,按全国草地调查统一分类法,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该文将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划分为5个等级,并采用非监督
在全球碳循环中,探明遗失碳汇的去向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内容。以往关于陆地残余碳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植被碳库,而岩石圈作为陆地最大碳库,应该在全球碳循环的研究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