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防护用玄武岩/聚酰亚胺三维间隔织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人类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每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员是冲在第一线进行灭火抢险救灾的人员,他们需要在复杂且高温的火灾环境现场奔跑救火,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很大威胁。热防护用消防服是保护消防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需要具备良好的耐高温热防护性能,同时为了便于消防员在火场进行工作,消防服还应具备良好的服用舒适性能。本文针对热防护用消防服面料,设计了三维间隔机织物。织物外层和间隔纱线采用耐高温环保无机纤维玄武岩长丝,内层选用柔软舒适耐高温的聚酰亚胺纤维,中间保留一定空气层,以提高织物隔热性能。本文主要研究经向间隔纱跨距和间隔高度对织物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首先设计织造具有经向间隔纱跨距为5、11、17、23根纬纱的玄武岩/聚酰亚胺三维间隔织物,并对其力学和相关热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间隔纱经向跨距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在得到最优的间隔纱跨距后,制备具有不同间隔高度的玄武岩/聚酰亚胺三维间隔织物,间隔高度分别为0、4mm、8mm、12mm,测试并研究不同间隔高度对间隔织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向间隔纱跨距为5、11、17、23根纬纱的织物成型良好,间隔效果明显,经过测试,所有织物都具有良好的拉伸断裂、顶破和抗压缩性能,能够满足面料的力学要求。在阻燃性能方面由于织物所具有的的阻燃性能主要来源于材料本身,所以受织物结构影响不大,外层玄武岩织物层的极限氧指数均大于69%,内层聚酰亚胺织物层均大于35%,垂直燃烧过程中无熔融、滴落现象,无阴燃、续燃,织物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织物的阻燃性能优良。在热稳定性方面,所有织物经过260±5℃的热处理后,织物各个方向上的尺寸以及质量均无变化,没有热收缩、卷曲和软化现象,热稳定性能优良。在隔热性能和热防护性能方面,间隔纱跨距为17根纬纱的织物的热阻值最高为0.203℃·m~2/W,TPP值最大达到了1136 k W·S/m2·,远高于GA10-2014标准的规定值。因此织物间隔纱跨距优选17根纬纱。不同间隔纱高度的织物间隔效果明显,高度为0、4mm、8mm的织物表面形态良好,高度为12mm的织物表面缝隙较大。测试表明,所有间隔高度的织物拉伸断裂和顶破性能都十分良好,满足标准要求;高度为4mm、8mm、12mm的织物的压缩回复率在97%左右,抗压缩性能优良。在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方面与不同经向间隔纱跨距织物的测试结果相似,织物外层极限氧指数大于69%和内层大于35%,燃烧过程无熔融、滴落现象,无阴燃、续燃,经过热处理后,织物尺寸以及质量均无变化,试样形态和质量稳定,热稳定性能优良。在隔热性能和热防护性能方面,间隔高度为8mm的织物的热阻值最高为0.241℃·m~2/W,TPP值最大,达到了1247 k W·S/m~2,所以织物间隔高度优选8mm。为了更好地研究间隔织物的热传递过程,本文根据间隔高度为0和8mm的织物实际结构形态建立了两个等效模型,通过稳态模拟计算得出织物等效模型的热阻,将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两者误差在12%以内,表明建立的等效模型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织物的传热性能。在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之后,对两个模型在100℃高温下分别进行了瞬态热传递模拟,结果表明同一时刻下间隔高度为8mm的织物下表面温度比间隔高度为0的织物更低,且上下表面温度差异也更大,说明间隔织物中间空气层可以有效减缓热量传递。
其他文献
燃煤电厂是CO2的集中排放源,减少CO2的排放是电厂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电厂烟气中惰性气体含量在80%以上,将电厂烟气注入井下采空区既能封存CO2等气体,又能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为了探究电厂烟气条件下煤的自燃特性,选用变质程度较低的四种煤,对比分析不同煤样在空气及CO2浓度分别为4%、8%、12%、16%模拟烟气条件下煤氧化升温过程的TG-DTG曲线特征温度点变化及活化能变化、气体产物与浓度变化、
学位
岩石的热冲击破裂现象存在于地热资源的开发、热力破岩、核废料深部储存等多种工程中。当温度场受到扰动,产生剧烈变化时,会对岩石造成的热冲击作用,对岩石造成热冲击作用从而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可能会给相关工程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合理利用这一现象也可提高工程效率。因此对热冲击作用下岩石损伤情况进行研究对于这一类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地热储层中常见的砂岩与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借助显微CT对
学位
我国煤炭赋存情况复杂,特别是在厚煤层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可能性急剧增大。一些典型突出事故表明突出主要发生在构造带附近,且该区域主要为松散易碎的构造煤,其最大变化就是极大增加了瓦斯吸附/解吸能力。在本论文中,采用实验室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以孔隙测定理论、煤吸附/解吸动力学、瓦斯能量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焦煤的孔隙结构与吸附/解吸特性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构造运动对焦煤孔隙特征的影响,确定了构造煤快
学位
矿井粉尘污染严重威胁职工身心健康和矿山安全生产,现有矿用湿式除尘器普遍存在对水质水压要求高,使用喷嘴、滤网、振弦板、折流板等易堵塞、难清理,维护量大,设备尺寸偏大、吸力不足、除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离心式轮壳同心旋流除尘器,采用理论分析、数学模型建立、实验测试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离心式轮壳同心旋流除尘器的除尘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为矿井粉尘防治、工人健康防护
学位
我国煤气化灰渣是一种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的固体废弃物,其残炭与无机矿物质(灰质)的相互混杂制约了利用方式,残炭与灰质的分离是气化渣高效资源化利用的前提。重力分选对于煤气化灰渣中+0.125 mm较粗粒级分选效果较好,-0.125 mm粒级分选作用较弱,煤气化细渣-0.074 mm粒级含量高,寻求气化灰渣中细粒级残炭与灰质的高效分选方法成为当务之急。以宁夏煤业公司的神宁炉气化细渣为研究对象,采用煤油以及
学位
我国瓦斯灾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煤层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实用价值,若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将对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提高瓦斯灾害防治能力和能源利用率,需将煤层瓦斯“变废为宝”,然而限于我国特殊的储层地质条件,绝大多数煤层渗透性差,煤层气的采收效率和利
学位
随着煤矿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煤矿无通风智能绿色开采成为可能。本文以无通风采煤工作面自然对流换热为研究背景,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封闭腔体自然对流换热特性。本文首先基于相似准则搭建了实验平台,对内热源和壁面温差同时作用下的封闭腔体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其次建立和相似实验平台一致的数值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封闭腔体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将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
学位
无机/有机杂化荧光纤维具有低成本、柔性、便携和耐用等优异性能,作为柔性LED器件的潜在光源材料备受关注。红光LED因其发射波长位于600-700 nm,对植物光和作用贡献最大。作为植物补光灯的主要成分,红光稀土铕无机荧光粉因在红光区发射范围较宽而成为首选材料,但无机铕红光荧光粉易团聚、分散性差、成膜困难限制了其应用。基于此,本论文首先将铕无机荧光粉进行改性,赋予其聚合反应活性,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
学位
《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元代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朝元图》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其绘画技法、人物服饰以及精美繁多的图案在相关研究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影响力。《朝元图》人物服装图案以其精美的造型、独特而又舒适的配色在现代国潮时尚中脱颖而出,是设计界、时尚界中极具应用前景的图案元素。本课题以永乐宫《朝元图》人物服装图案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永乐宫《朝元图》人物服装图案创新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学位
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在世界煤炭资源总存储量排第三位,因此我国每年煤炭开采量巨大。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层气,其中甲烷含量巨大,但是大部分的甲烷浓度较低,无法直接利用,只能排向空气。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破坏也巨大。并且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对于臭氧层的破坏效果更是二氧化碳的7倍。中国在2020年提出了2030年的“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因此解决低浓度矿井瓦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