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尺度器件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电子学旨在实现基于分子结构单元的电子元件,自从1974年Aviram和Ratner首次提出分子电子器件模型,分子电子学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本论文主要针对有机功能分子构筑元器件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  1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研究。我们通过调控其对称性或桥联给体单元来调控此类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并研究了其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的电荷输运特性,发现随着桥联给体单元给电子能力增强,化合物载流子传输由n型转变为双极性。  2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炔烃类分子导线的研究。考虑到氧化活性中心对分子导线导电能力和导电机理的影响,我们在低聚苯乙炔(OPE)及聚苯撑乙炔(PPE)分子骨架中引入四硫富瓦烯单元(TTF),通过光谱和电化学表征发现,TTF的引入不仅使分子保持了氧化还原特性,而且有效的降低了分子的带隙,提高了其与金费米能级的匹配。  3我们研究了具有TTF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低聚苯乙炔齐聚物(TTF-OPE)在金基底上的自组装行为,发现在溶液中加入脱保护的碱后,其极易形成多层膜。另外,TTF单元的引入不仅降低了载流子有效注入势垒,提高了分子电荷传输能力,而且通过外加偏压刺激TTF单元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够使器件表现出良好的开关效应(开关比高达104)。基于此,我们制备了的以rGO作项电极的基于TTF-OPE自组装多层膜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件,其表现出稳定的“写-多次读-擦-多次读”循环。  4我们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共轭聚合物(PPE和TTF-PPE)的分子隧穿结。通过研究共轭聚合物分子在金表面的自组装特性,我们发现,不同于垂直取向自组装的小分子单分子层,长链共轭聚合物分子是以“planar”方式自组装形成超薄膜(2-3 nm),而且其电荷传输还能够揭示分子的特征性质。另外,我们还发现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氧化还原方法调控TTF单元可以实现对分子结电荷传输的调控。这个工作展现了共轭聚合物分子作为小分子替代物在分子电子学领域中构筑器件的潜在价值。
其他文献
本论文围绕着二维分子材料这一主题,成功地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卟啉分子基的二维共价有机框架共轭聚合物,研究了其电化学和电学性质;研究了单原子层石墨炔的制备,在液相法中观察
该文通过室温/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三个具有压色性的氯化铜与胺盐酸盐的杂合物,它们压致变色所需压力小,变色非常明显.同时对过渡金属与胺盐酸盐的杂合物的合成进行了新的探索
该论文主要开展了利用催化法制备碳纳米管的新催化剂和催化新工艺的研究:1.开辟了用沸腾床催化反应器催化裂解法制备碳纳米管的新工艺.2.利用钙钛矿复合氧化物LaCoO作催化剂,
该文研究了云南滇西雪胆属的一种药用植物(种名待定)和云南松花粉的化学成分,利用多种层析和分离技术,借助现代波谱技术和化学反应等手段,分离了23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1个不同
该文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6个新型结构的金属-氧簇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差热-体重、元素分析、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对这6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这6个化合物可分为4类.
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杂多酸(HPA)为基本材料,在杂多酸掺杂聚苯胺(HPA/PANI)电子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防腐蚀性能和杂多酸催化——负载型杂多酸复合催化剂能化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两
自由基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作为Mn的同族元素Re,关于其催化自由基反应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低价羰基铼催化剂与高价碘试剂及其各类羧酸衍生物之间
手性多元氮杂环化合物是许多活性天然产物和手性药物的重要结构单元,发展该类手性化合物的高效不对称合成方法是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重要课题。在已有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中
Marineosins A和B是Fenical小组2008年从一种海洋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放射菌沉积物中分离提取出来的,它们属于灵菌红素家族但又具有灵菌红素家族其它分子所不具有的独特的
该文通过对β-环粗精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气相色谱回定相:2,6-二甲基-3-乙基-β环糊精.采用该固定液配制成的毛细管柱直接对三种除虫菊酯类农药进行了分离测定.通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