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目前下扬子板块江南造山带东段的地质框架,可将江南造山带东段划分为两个构造单元:初始定义的江南造山带(IJO)和江南造山带的东部延伸区(EEJO)。燕山期岩浆岩广泛分布于EEJO地区,以往的研究工作把这些岩浆活动分为两期(152135 Ma和135130 Ma)。本次工作选择了位于EEJO的旌德-广德地区的代表性花岗岩以及处于EEJO和IJO交界的黟县岩体进行综合研究。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表明,这些侵入体形成于152130 Ma之间,与先前所研究的EEJO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早期和晚期相一致。黟县岩体和旌德-广德地区的早阶段侵入体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几乎不或略微表现出Eu负异常和中等Ti异常。晚阶段的侵入体为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Si O2含量变化较大,相对低的Al2O3,Fe2O3T和Mg O值,较高的全碱含量(7.8%10.1%)以及A/CNK值(1.01.1)。另外,与早阶段岩体不同,它们通常表现出更显著的Sr和Ti负异常。黟县岩体和旌德-广德地区早阶段样品的εNd(t)和εHf(t)值分别在–8.8至–6.1和–11.4至–3.1范围内,δ18O值为7.12‰至10.03‰。晚阶段样品具相似的εHf(t)(–9.3–3.3)和δ18O值(7.23‰10.09‰),但εNd(t)值较高(–6.1–5.4)。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黟县岩体和旌德-广德地区早阶段侵入体为I型花岗岩,同时晚阶段侵入体的岩石成因类型介于I型和A型之间,为I-A过渡型。综合分析以上地球化学资料,本次工作认为黟县岩体和旌德-广德地区早阶段侵入体主要来源于早新元古代增生壳的部分熔融,以角闪岩为主要的源岩类型。而源自交代岩石圈地幔的少量铁镁质成分可能参与该阶段部分岩浆活动中。晚阶段侵入体来源于相同地壳源区,其样品表现出灰岩或镁铁质球粒岩的岩性特征。这些I-A型花岗岩的存在意味着,由俯冲板块回滚引起的构造地球动力学框架由挤压向拉伸转变可能始于135Ma。通过与IJO中生代花岗岩的比较,可以推断出,早新元古代增生地壳不仅反映在IJO地区的中生代花岗岩中,而且还反映在EEJO地区同期的岩浆活动中,说明江南造山带东部可以东向扩展到新生代-古生代地层分布的下扬子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