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xw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作用原理做了充分的研究。现有文献对商业银行声誉进行的研究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而严密的框架,要么侧重于银行与某一利益相关者(如员工、顾客等)博弈过程中银行声誉作用的研究,要么侧重于分析商业银行声誉的某一特性(如降低信息、不对称、资产特性等)。这些研究固然从某一方面揭示了商业银行声誉机制作用的规律性,但由于研究视野并没有统一在一个框架内,所以对商业银行声誉的研究并不能称得上深入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作者力图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构建一个更加严密完整和更加系统的研究框架。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研究的起点是对声誉机制的定义。本文在梳理现有的文献基础之上,给出了声誉机制定义:声誉机制指在一定的博弈规则、环境下,各博弈参与人声誉与各博弈参与人行为相互影响的总和。相应地,本文中将商业银行声誉机制定义为商业银行与其利益相关者博弈过程中商业银行声誉对所有参与人行为的影响和所有参与人对商业银行声誉影响的总和。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可以概括为存款人、借款人、监管者和员工。这四类利益相关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对商业银行声誉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样,商业银行声誉对他们之间的博弈过程也有极重要的影响。经典的声誉理论认为,声誉的形成来源于信启、的不对称性,而且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性而形成的声誉具有克服信息、不对称性和鼓励更多博弈中合作行为出现的功能。商业银行声誉的形成和功能与之并无二致。但商业银行声誉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声誉自商业银行产生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商业银行从货币保管人发展而来,利用闲置的未被取回的资金贷款以获得高额收益,这种安排有其自身的脆弱性,保障银行不被这种脆弱性击垮的就是商业银行的声誉。可以这样说,商业银行一旦丧失了声誉,就如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商业银行的声誉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无形资产,具有交易保证的功能,伴随着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所以,商业银行的声誉是自实现的,是在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存在下,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建立的。但本文所建立的商业银行声誉自实现模型也揭示了,商业银行的声誉具有易毁性的特征,一旦商业银行的不合作行为(如新增不良资产率)被发现,其前期积累的声誉就会损失殆尽。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商业银行本身的脆弱性和商业银行声誉的易毁性,使得对商业银行声誉的研究十分必要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意义。在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分析中,本文最先分析的是员工角度商业银行声誉机制,通过建立的两个研究商业银行和员工博弈的模型发现两个结论:第一,从员工角度看具有高声誉的银行的员工工作中会更少偷懒行为,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将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竞争力;第二,商业银行越注重长期利益,其建立员工角度高声誉银行的动力就越高。其次进行分析的是存款人角度商业银行声誉机制,存款人和商业银行在博弈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存款人的分散和现代银行经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使得这种不对称更加严重,而商业银行所拥有的专用性资产—声誉能够减轻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促使更多存款人和银行合作行为出现。这种专用性资产需要商业银行进行投资,而这种商业银行进行的投资就是银行向存款人进行信号传递的方式。通过建立的一个银行与存款人信号博弈模型发现,在非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下,资产状况好的银行往往更愿意披露不良债权,而资产状况差的银行更倾向于隐瞒其资产的真实情况,这就实现了一个分离均衡,所以自愿披露信息传递是一个信号,是银行建立声誉的一种途径。接下来本文分析了借款人与银行声誉机制和银行贷款市场声誉和存款市场声誉的相互影响。信息租金的存在使得银行在一定条件下也有激励在贷款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声誉,本文称之为“硬”的声誉,即银行在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并不会被套牢而对企业追加贷款,宁愿放弃因此损失的当期利益。通过建立的一个不同市场结构下银行与借款人的博弈模型,本文得出结论:折现率越大,银行就越倾向于选择建立“硬”的声誉;在分散的信贷市场上,银行更倾向于建立“硬”的声誉。而且,在信贷市场上选择建立“硬”的声誉的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会越来越好,而选择建立“软”的声誉的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会越来越差。结合存款人和借款人角度银行声誉机制研究发现,银行存款市场中的声誉对其贷款市场中声誉影响的方向不确定,而长期内贷款市场上树立“硬”声誉的银行会使银行筹集存款的边际成本下降,有利于提升银行在存款市场中的声誉。本文还从资产专用性角度分析了银行信贷过程中存在的关系型融资现象,银行是否建立关系型贷款银行的声誉取决于银行自身如果选择距离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所得到的各自的收益大小比较。最后分析的利益相关者银行声誉机制是监管者角度银行声誉机制,本文先分析了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建立的一个监管者和银行博弈的模型发现,监管者角度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运行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银行的初始声誉水平越高,其越有动力去成为规范经营型银行;银行对自身长期利益重视程度越高,越容易促使银行声誉对自己行为约束的实现;监管者监管力度越大,其越有动力规范经营。随后,本文分析了银行市场准入监管、存款利启、率上限、资本充足率监管、强制性信息披露、资产组合限制这五项监管制度影响银行声誉的途径和声誉机制是如何影响监管措施的有效性。在分析完四个角度的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运行原理后,本文分析了其他因素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运行的影响,分别是制度背景、技术发展和银行自身的特征。在本文中制度背景主要指存款保险制度,在考虑引进存款保险制度的时候,应该衡量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收益是否超过道德风险所产生的成本加上实施这项制度的固有成本之和。具体存款保险制度的选择、保险范围和限额的适度限制、是否风险调整保费、对破产银行的处理方式是存款保险制度影响商业银行声誉机制运行的四个途径。而互联网的发展对银行声誉机制的影响主要凸显在两个方面:网络银行的出现和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银行自身特征主要指银行的规模、历史和所制定的利率,通过建立的一个两期博弈模型发现:银行的存续时间即历史、银行的规模与声誉呈正相关关系。银行支付的存款利率与银行的声誉呈负相关关系。在本文理论分析的最后部分,作者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特点。作者重点分析了我国实施的“金融约束”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声誉的影响和国家声誉对银行声誉的担保。我国实施的“金融约束”政策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了租金机会,而银行在利用机会获取租金后改善经营提高了银行声誉。而我国国家声誉对银行声誉的担保虽然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就具有较高的初始声誉,但由于集中性信贷市场和政策目标传递的特征,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中却倾向于选择“软弱”的声誉。信贷市场上“软弱”声誉的建立会使国有银行的资产状况越来越差,并最终使政府陷入担保银行声誉的困境,所以国家声誉担保银行声誉有其自身的脆弱性。我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努力逐步从担保银行声誉的困境中退出,四大国有银行先后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就是国家声誉从银行声誉担保困境中退出的第一步。实证研究来看,这一举措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的实证部分着重对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标测评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过去研究中商业银行声誉模型构建过程中存在理论和实证脱节问题,本部分是为解决这一难题所做的一次有益尝试,因为本部分商业银行声誉指数(CBRI)的设计理论基础是本文理论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机制作用原理所作的深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本部分确定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数构成中应该包含的具体因子指标和每个具体因子在指数构成中所占的权重,实现了对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数的完全定量测算。结合前面所做的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定量测量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数(CBRI),便可以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经营与发展特别是及时和有针对性的防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提供科学的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综采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原煤中0~6mm细粒级煤炭含量逐渐上升。大多数缺水干旱地区对细粒煤不加处理直接进入市场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而亟需研究简单、可靠、高效的细粒煤
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能通过减少管理者与投资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降低投资者预期风险、提高股票流动性,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那么,在我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中,网络
文中结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项目"面向信息化测绘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与建设示范"研究成果,甘肃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建设经验,探讨了面向信息化测绘的省级基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积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养老保障制度作为各国制度建设的组成部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由于政府需要承担的养老负担日益增加,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使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就业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以单位正规就业为主向灵活多样的非正规就业为主转变,灵活就业群体迅速壮大。北京市政府虽
为了提高实验课的质量,找到适合初中生的实验课形式,我根据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从他们实际认知水平出发,运用多种媒体,采用边讲边实验方式完成初中,特别是初一的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的骨折愈合以及基本功能的恢复的影响,以期日后的护理更有成效。方法:以最常见的外固定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过
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文章简要阐述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原则、存在问题,总结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提供商的大量出现,传统中小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其信息化水平仍然滞留在用户网站和局域网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