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特性及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an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渣是大豆分离蛋白后所产生的废弃物,富含膳食纤维。本文以豆渣为原料,研究了豆渣在碱中的溶解特性,探讨了碱法提取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不同提取条件对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及其在面制品和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为利用豆渣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综合利用开发和工业化应用提供科学论据和技术指导,同时为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豆渣在碱中的溶解率随反应条件的加剧而增大,最大的影响范围分别为:NaOH浓度0~1%,加热温度65~90℃,加热时间15~30min,液料比5:1~10:1。豆渣中的蛋白质、半纤维素等物质均较易溶解,最难溶的是高度结晶的纤维素。 2.采用碱法提取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时,NaOH浓度和加热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最显著,加热时间和液料比次之。最佳的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为1%,加热温度100℃,加热时间30min,液料比10:1。 3.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中蛋白质的含量受NaOH浓度、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受液料比的影响不明显。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白度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蛋白含量越高,促进了羰氨反应的发生,白度值越低。最佳提取条件下的蛋白含量和白度值分别为6.787%和44.9。 4.对豆渣SDF的粘度影响最大的是NaOH浓度和加热时间,对其乳化性质影响最大的是NaOH浓度,液料比的影响最小。实测最大的粘度为6.48mPa.s,最大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为90.40mL/g和57.33mL/g,在最优提取条件下三者分别为3.8mPa.s、78.0mL/g帮42.4mL/g。 5.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可改善面团的质构特性,粘度和强度均增加,但弹性变化不大。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对酸性条件下的乳蛋白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且其粘度低,综合效果优于瓜尔胶、阿拉伯胶和羧甲基淀粉钠。
其他文献
锅炉汽包水位是现代电厂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监控参数。本文在综合分析了以往汽包蒸发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河北邢台兴泰发电厂的一台300MW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锅炉蒸发区的特点,依据质量和能量平衡,建立了汽包水位非稳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C++编程计算,对炉内各扰动下的水位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了虚假水位现象;与现场运行数据比较后,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现场运行情况,并提出了水位控制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olyticus,Vp)是水产品中的一种常见病原菌,食用副溶血弧菌污染的水产品极易引起食物中毒。本文应用特异性鸡IgY和兔IgG抗体,对4种检测副溶血弧菌
超高静压处理技术被认为是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中最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非热处理技术之一,在食品的超高静压加工过程中,对食品物料进行超高静压处理时,由于压缩作功产生热量,使
在对汽车进行噪声控制的研究表明中,排气噪声是汽车噪声源的主要成分,所以设计出与汽车发动机匹配且降噪效果较好的消声器就成为首要任务,以往的汽车消声器都是试制的手段,这样势
本论文探讨了热处理对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以及不同食品添加剂对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热稳定性的影响。在热处理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研究中,建立豆浆中胰蛋白酶抑
本文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法将抗冷冻蛋白基因(afp)转入草菇菌丝原生质体中,通过0℃低温筛选,获得了无抗性标记的耐低温转基因草菇新菌株。 主要结果如下: (1)确定了草菇
燃气轮机催化燃烧发电技术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它在安全性、灵活性及输配电的成本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煤矿通风气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甲烷产生和排入大气的主要燃料能源浪费,迄今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利用这部分低热值排气,而本文所涉及的燃气轮机系统正是着眼于这部分低热值燃气而所提出,此系统的提出不仅一方面解决了煤矿通风气排空的能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缓解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所以此系统
芝麻粕中营养物质丰富,氨基酸组合全面,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去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后,还产生大量有益的小肽。小肽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营养物质。本文研究了发酵芝麻粕小肽在体内抗氧化和免疫方面的突出作用,以及在缓解高脂环境下机体小肠氧化损伤方面的作用。1发酵芝麻粕小肽体内抗氧化和兔疫活性研究。研究从发酵芝麻粕中所提取小肽的体内抗氧化和免疫活性。小肽的体内抗氧化和免疫活性通过小鼠灌胃试验,选取56只体重
本实验采用了土培法,结合GC-MS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钾、镁对茶树叶片中萜类物质变化的影响;采用水培的方法,结合HPLC技术,研究了对儿茶素的影响。以期为茶叶品质的评价提供科学
碱性废水环境污染和土壤盐碱化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和生态问题,尽管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碱性环境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利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技术为处理碱性环境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采用嗜碱性微生物金橙黄微小杆菌,对碱性废水和土壤进行处理,并对其处理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用碱性废水取自天津市中芬乳业有限公司清洗管道用水,初始pH值12.80。从碱性废水初始pH值、菌液不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