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土地利用密度空间格局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Pinger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与日俱增的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活动导致了城市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使得城市土地资源需求十分紧缺。如何合理的确定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密度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密度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相关成果不仅从案例上充实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同时也为今后广州市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最新土地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密度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了广州市土地利用密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等定量方法揭示广州市土地利用密度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系统分析了广州市土地利用密度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0-2008年期间广州市土地利用密度变化主要是以越秀区、东山区、荔湾区为高密度核心,呈现圈层结构模式分别向外围逐级递减式的扩展。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土地利用高密度核心外移,在土地高密度核心区域外围以萝岗区、白云区和天河区为主形成了辐射状次核心。从空间上呈现出“以老城区为高密度核心向其周边地区蔓延式扩展和组团式扩展过程”。(2)土地利用综合密度的空间格局表现为:中心城区的越秀区土地利用综合密度最高,同时天河区的东北部和萝岗区的西南部土地利用综合密度也位居最高行列,形成两个主核心区。其两个核心外围的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大部分土地利用综合密度较高,建成区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密度次之,其中南沙、从化的西南部、增城的南部地区最低,空间结构总体上呈现出“以建成区内两个高密度地区为核心,分别形成向东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辐射式发展趋势。”基本上符合政府实施的“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规划政策。(3)通过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密度空间格局特征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自然环境因素是土地利用密度现状格局基本限制因素,而社会经济因素则是土地利用密度现状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交通因素对土地利用密度的提高和扩展具有特定的指引性作用,政府调控因素则在一定时期内决定了城市土地利用密度的方向与高低。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故和骚乱事件频发,给人们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损失,使百姓生活受到极大干扰。武警部队作为国家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
对我国现有的无砟轨道线形纠偏技术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在总结各纠偏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做好外部环境巡查及防护等方面预防无砟轨道线形偏移。建议采用完善既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39号《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省长李强2015年8月3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
<正>浙政办发[2015]7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加快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浙江民营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民营企业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引发电力系统设备损坏、人畜触电情况已屡见不鲜。从安全角度考虑,已经对电力系统内老旧变电站配网进行了技改,当配网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保护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培养目标由三维目标转变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基于此,本
于中小企业来说,完善人才薪酬激励管理制度,不仅一定能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还一定能有效帮助企业有效吸引优秀人才和及时留住优秀人才。企业如何建立和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研究团队与梁海伟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热解化学控制,将结构生物材料热转化为石墨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其完美地继承了细菌纤维素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
<正>浙政发〔2015〕2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活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最近,有不少细心的读者纷纷询问刊登在《实用妇产科杂志》封面右上角的CODEN SFZHA7是什么意思。SFZHA7是本刊的CODEN码。按国际惯例登在期刊封面的右上角,国际标准连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