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在“三农”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luke_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这一新型的金融概念也逐渐在中国开始兴盛。普惠性金融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同时满足广大群体的金融需求。我国应当建立产权明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竞争适度、监管有效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三农”,即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即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目标。“三农”问题长久以来是关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发展问题,它不仅仅涉及到占中国人口60%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生计问题,更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包含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服务“三农”的银行性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从成立以来,表现出的“支农、小额、分散”的特点,为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提高了放款速度,对于缺少抵押担保机制的农村市场做到了因地制宜,深受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的欢迎,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村镇银行在支持“三农”过程中陆陆续续暴露出来许多问题,服务“三农”功能逐渐被弱化,在“三农”建设中的地位未能突出出来,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此阶段,国家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时期,深入研究我国村镇银行在“三农”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当前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狭窄,功能弱化,针对“三农”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等。村镇银行作为专门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村镇机构,尽管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当前国内的学者已经看到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系列缺陷,指出一方面广大农村市场存在着很大的资金需求缺口,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存在着天然的脆弱性,导致风险加大,传统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由于商业化、盈利化经营原则逐渐退出农村市场。当前很多的研究多是分析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不足之处,而对于村镇银行的成立发展如何促进了“三农”的服务建设,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村镇银行是如果完善了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三农”建设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并针对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村镇银行建设,更好地建设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已有的国内外研究,在国外小银行主要是以社区银行的组织形式存在,美国社区银行发展较为成熟,研究也颇为多。国外的学者分别从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等方面对小银行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无可替代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而在国内,学者们虽然已经注意到了村镇银行在成立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对于如何解决好村镇银行现存的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村镇银行对于“三农”的促进作用,还存在着一些研究的空白,本文从普惠金融、三农建设、村镇银行等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已有研究,深入研究村镇银行服务“三农”过程中的成效及一系列问题,进而对当前如何更好地发挥村镇银行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村镇银行对“三农”发展的影响。从理论上,村镇银行的发展和普及有利于农村地区的资金融通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改善,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农村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能够拉动带动农村就业、提高农业产出、拉动农民消费。村镇银行积极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必须要满足某些必要条件。这就涉及到村镇银行推动“三农”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村镇银行普惠金融职能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农村的经济地理条件、农业技术水平以及农民的风险偏好态度等等。正是受到了这些条件的约束,村镇银行对“三农”发展的影响与理论预期结果存在差异。籍此,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到,一方面,村镇银行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负效应;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对农村就业影响为负。这说明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及其职能的发挥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条件的影响,导致村镇银行对“三农”发展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同时,东中西部地区村镇银行数量和资产规模的差异也通过区域异质性对“三农”状况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中,直接效应包括村镇银行设立对农村就业、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而间接效应则包含了村镇银行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民消费支出及其区域异质性的影响。对此,相关的政策实施应侧重于综合考虑村镇银行的建设条件、品牌实力、不同地区经济地理差异以及农村发展程度的差异,从村镇银行建设和“三农”问题两个主要方面着手,强化村镇银行扶持“三农”,发展“三农”,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到区域异质性特征对村镇银行作用机制的影响。在强化村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重视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程度、加大农业投资水平、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劳动力有效流动,并通过村镇银行有效发挥提升农村生产力的积极效果。
其他文献
<正>长输油气管线是能源保障的重要方式,在输油(气)管线防腐施工过程中,钢管表面处理是决定管线防腐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是防腐层与钢管能否牢固结合的
根据策略和产品类型的相关性,研究了大规模定制策略和产品的分类;给出了产品类型与大规模定制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产品-策略”对应关系有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
<正> 徐光启 (1562年—1633年) 明朝末年人。历史上,徐光启一向被誉为历算方面的专家权威,更以传播西方文化而著称。历来对徐光启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以肯定者居多
针对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特点,在ERM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以集团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为最高目标,下设信息有效性目标、合法和合规目标以及资源整
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关系辨析入手,理清二者各有侧重、互有交叉、相互支撑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剖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要症结基础上,以苏州
从宏观动物行为学角度,结合计算机和现代影像处理技术,通过监测动物在具有不同寒热属性药物的作用下对环境温度趋向性行为的变化,获得通过直接观察难以评定的多行为学参数,评
通过对财政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分析,介绍了部分国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针对我国现行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针对传统中压配电系统分析只关注馈线接线模式、未考虑多电压等级协同供电的不足,提出了中压配电系统综合供电模型.依据地形与负荷密度的特点,构建了能够体现变电站互联结构
读者能凭借译文领悟和阐译原作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是成功翻译的体现,引申手法的运用和语言普遍现象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在翻译
目的: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考察麻黄汤及麻杏石甘汤的给药剂量和测量时间,并进行验证性实验,测定ATPase等能量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