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粉酶基因克隆、工程菌构建、表达及应用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iva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粉是由果糖通过β-2,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直链多糖,末端以α-1,2-糖苷键连接一个葡萄糖残基。菊粉酶能水解β-2,1-糖苷键,其中菊粉内切酶能作用于菊粉内部的β-2,1-糖苷键,产生低聚果糖,菊粉外切酶能从菊粉非还原性末端催化水解产生单糖。本文以菊粉降解菌Paenibacillus sp.Lfos16为出发菌,从其基因组中克隆出两段菊粉酶基因,分别为菊粉酶基因inu-1及菊粉酶基因inu-2。其中inu-1的ORF全长为2274bp,GC%含量为51.67%,编码757个氨基酸,属于糖苷水解酶32家族,与来源于Paenibacillus polymyxa DSM365的糖苷水解酶的具有98%的同源性;inu-2的ORF全长为2265bp,GC%含量为49.49%,编码754个氨基酸,属于糖苷水解酶32家族,与来源于Paenibacillus polymyxa F2的糖苷水解酶具有99%的同源性。分别将inu-1、inu-2重组到表达载体pET-28a(+),并通过大肠杆菌表达宿主E.coli 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利用组氨酸标签纯化重组酶Inu-1和Inu-2,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其中重组Inu-1的表观分子量为88kDa,粗酶液比酶活为46.07U/mg,其水解菊粉主要产物为F3,其中以醇沉菊粉为底物的终产物中F3质量分数达到78.5%,因此重组Inu-1为菊粉内切酶。经纯化后,重组Inu-1比酶活为185.16U/mg,纯化倍数达到4.02。重组Inu-1最适作用温度为35oC,且当温度低于45oC时酶活较稳定。最适作用pH为7,且当pH在7-8时菊粉酶保持较高酶活。Ca2+、Mn2+对重组Inu-1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Ag+、Cu2+、Zn2+、Hg2+、Fe2+及Fe3+对重组Inu-1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重组Inu-1对醇沉菊粉的Vmax为0.14mg/(mL·min),Km为19.91mg/mL。重组Inu-2的表观分子量为87kDa,粗酶液的比酶活为87.43U/mg,且I/S为0.499,水解菊粉的主要产物为果糖,因此重组Inu-2为菊粉外切酶。经纯化后,重组Inu-2比酶活为348.30U/mg,纯化倍数达到3.98。重组Inu-2最适作用温度为40oC,且当温度低于30oC时酶活较稳定;最适作用pH值为6,且当pH在6.6-7.6时菊粉酶保持较高酶活;Mg2+、Ca2+及Fe2+对Inu-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g+、Cu2+、Zn2+、Hg2+、Fe2+、Fe3+对重组Inu-2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重组Inu-2对醇沉菊粉的Vmax为0.18mg/(mL·min),Km为19.28mg/mL。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这就需要我国政府迫切转变原有的职能,从原有的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转变为协调社
极端条件下的物质,通过使用金刚石压砧与各种谱学仪器(红外、激光拉曼、X光等),尤其是配合同步辐射光源的实验技术,在高温超高压下原位实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目的回顾性评价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热灌注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包头肿瘤医院确诊为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并在提升教育实效方面表现出了巨大优势和价值。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职网络课程教学受到了
以黔西南州普遍种植的白壳薏苡为材料,探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白壳薏苡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壳薏苡最适发芽温度为30℃,去壳处理发芽率高于未去壳处理;大于6mm粒
"互联网+"发展条件下,企业依托网络资源,增强开放性,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弊端暴露出来,在此,分析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管理模式的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证
利用国产高分一号(GF-1)卫星遥感影像,综合神农架川金丝猴已有科考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分析手段,选取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和人类干扰等作为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二十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我国这种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前期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
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中国560站月降水资料,定义了一个高原季风指数IPM2。结果表明:与原有高原季风指数相比,该指数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相关性更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四
当前我国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不足。本文认为需要了解行政立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认清我国行政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不足的表现,借鉴国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