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多层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调控及强化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anb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的高强度与高韧性的组合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涂层材料亦是如此。然而,强度与韧性是矛盾的,一般情况下强度越高韧性便会越差。因此,对于制备高强高韧的陶瓷涂层是一直以来研究者想要突破的。在众多增强增韧方法中超晶格结构可以在提高涂层硬度的同时对断裂韧性也有一定提高。将超晶格结构与其他增强增韧的手段相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涂层的强度与韧性。在超晶格涂层中,上层材料在底层材料诱导下共格生长形成亚稳相,亚稳相在受到应力时会发生相变,获得强度与韧性的提高,这实现了多层结构增强增韧、超模量效应、相变增韧等多种增强增韧手段的结合。而上层材料的共格厚度往往有一定极限,限制了其增韧程度,因此需要探究提高超晶格结构中上层材料共格厚度的方法及其对涂层强韧性的影响和机理。而纳米孪晶的存在也可显著提高陶瓷涂层的强韧性。将纳米孪晶结构和多层结构相结合将有望实现高强韧涂层的制备。但在具有极高层错能的陶瓷涂层中是否可以诱导形成孪晶,进而研究多层结构与孪晶的结合对强韧性的影响还有待探究。本论文研究了相变增韧与超晶格结合对陶瓷涂层硬度与断裂韧性的影响。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探索制备了不同取向TiN/AlN超晶格涂层,并探索取向对AlN层共格厚度的影响,从而研究其对超晶格结构强韧性的影响。在相同的沉积条件下,利用(110)、(111)取向的MgO基体,制备形成了(110)与(100)取向的TiN/AlN超晶格涂层。控制TiN层的厚度保持不变,改变AlN层厚度,并对一系列样品进行纳米压痕测试。研究表明与(100)取向超晶格涂层相比,(110)取向的超晶格涂层具有较厚的共格c-AlN层临界厚度,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硬度与断裂韧性。探究了层错与超晶格结构结合对陶瓷涂层硬度与断裂韧性的影响。制备了有Ti过渡层与无Ti过渡层的TiN/AlN超晶格涂层。实验表明,有Ti过渡层的涂层中形成了大量层错,并且具有更高的硬度与断裂韧性。TEM观察发现这些层错起源于Ti/TiN界面,而在无过渡层的涂层中没有发现层错。Ti过渡层中的层错诱导了 TiN层以及AlN层中层错的形成。证明了低层错能的金属过渡层可以在极高层错能的氮化陶瓷中诱发层错,并提高陶瓷涂层强韧性。Ti过渡层中的层错能否进入陶瓷涂层取决于层错密度。研究了纳米孪晶与多层结构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对硬度的影响。通过已形成的孪晶可以在具有极高层错能的陶瓷涂层中诱导形成孪晶,揭示了陶瓷涂层中纳米孪晶跨界面生长机制。制备了具有高密度纳米孪晶的Ti-B-N层,并利用其模板效应以及较大的内应力,在其上方生长TiN与AlN层,实现了纳米孪晶的跨界面生长。而具有不同晶格常数的TiN和AlN层在Ti-B-N层上被诱导形成孪晶的厚度与界面处两种材料的晶格失配有关,即具有共格界面的结构更容易实现孪晶诱导。同时,Ti-B-N/TiN涂层也获得了硬度的提高。
其他文献
对政府“开放”的追求和对政府的监督批判在人类社会的传统中由来已久,“开放政府”的理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它不是一个新词,但是在现代语境下开放政府对这种传统产生了新的现代诠释。如今,“开放政府”(Open Government)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术语,意指一个透明的(信息揭露、征求公共反馈)、参与的(越来越多公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协作的(利用创新的工具、方法和系统增加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非盈利
学位
药物递送系统能够释放活性药物成分以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对生物医疗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型”系统,药物缓控释给药体系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将药物成分负载到可响应于不同刺激(温度、pH、酶等)的小分子或高分子载体上,并且能够将精确剂量药物以人们预期的受控速率持续运输到准确目标部位,对于有效和安全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液晶材料本质上具有对外都刺激(温度、电、磁等)的反应能力,尤其是其自组装结构快
学位
针对牛粪产量大且污染严重的问题,需探究有效的快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本研究研发了一套中试规模的两段式微波干燥-双功能(微波/传统)热解工艺设备,分别进行微波干燥工艺、热解工艺、生物炭生产及性质研究,并将牛粪基生物炭应用到NH4+-N和可溶性P水溶液以及黄水中进行营养物质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高含水牛粪,本研究设计了一套采用微波干燥物料后经破碎处理进入热解系统获取高附
学位
含有Z向纤维的三维结构预制体是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体,预制体的成形过程直接影响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三维结构预制体内部X,Y,Z三个方向的纤维相互交织组成立体网状结构,Z向纤维在植入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摩擦磨损导致断裂,影响了预制体的成形质量和效率。航空航天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Z向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一种新的增强复合材料Z向性能的工艺方法。本文以Z向纤维高质高效植入预制体,提高三
学位
S32750双相不锈钢兼具有铁素体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石化、油气运输、造纸、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目前,S32750双相不锈钢第二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Cr2N、σ相、碳化物等方面,对于高温(1100℃~1300℃)转变二次奥氏体的研究较少。随着行业对双相不锈钢品质及性能要求的提升,二次奥氏体已经成为影响此类合金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解析双相不锈钢高温转变二次
学位
铜在多数环境介质中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其局部腐蚀行为主要受金属阳极溶解和氧的去极化控制,腐蚀多萌生于表面由铜氧化物组成的钝化膜薄弱部位。因此,研究铜钝化膜的稳定性及其破裂规律将有助于从理论上阐释金属铜的局部腐蚀机理,并可为其耐蚀表面设计、制备与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本文针对金属铜在侵蚀性溶液中的局部腐蚀行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电化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氯离子介质中铜钝化膜原子尺度的微
学位
针对传统铸造6061铝合金复杂薄壁铸件易出现热裂缺陷的难题,本文试图采用半固态流变压铸和合金元素含量调节相结合的方法来显著降低6061铝合金铸件的热裂倾向,同时保证铸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阳极氧化及着色能力。本文考察了合金元素含量和浇注工艺对6061铝合金热裂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蛇形通道浇注制备工艺、流变压铸工艺以及合金元素含量对半固态6061铝合金浆料和流变压铸拉伸试样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
学位
Fe-6.5wt%Si合金(也称高硅电工钢)具有磁导率高、铁损低、矫顽力低、磁致伸缩系数几乎为零等优异的软磁性能,是制造电力设备、电动汽车和高频电器等的理想软磁材料。然而,由于高硅电工钢的本征脆性,目前难以采用传统的铸造-乳制成形方法规模制备厚度0.1~0.3 mm的高硅电工钢带材,限制了高硅电工钢的广泛应用。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采用微合金化、凝固组织取向控制、形变、热处理等多种增塑手段,显著改善
学位
银合金电接触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抗氧化和抗熔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现代交通和家用电器等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子器件向着小型化、低能耗、高精度和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对银合金电接触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研发β-Cu(Ag,Ni)纤维原位复合新型银合金电接触材料为目的,首先,采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设计银合金电接触材料成分,快速获取可提升力电综合性能的成分设计方案,降低研
学位
廉价、高效且稳定的催化剂可以驱动动力学缓慢的电化学反应(包括析氢反应(HER)、氢氧化反应(HOR)、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对燃料电池和水解池等氢能转化至关重要。过渡金属具有地球资源丰富、廉价易得等优势,在电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过渡金属基催化剂仍面临催化活性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本论文通过精细调节过渡金属基催化剂中金属位点的化学环境和电子结构,实现了对HER、HO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