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AhR/ARNT-CYP1A1途径在B[a]P致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B[a]P在体内的代谢活化和致癌性是通过激活AhR/ARNT-CYP1A1途径实现的。而AhR与B[a]P的特异结合是AhR/ARNT-CYP1A1途径激活的前提条件。因此,AhR基因多态性变异可能影响个体对B[a]P神经毒性和细胞凋亡的易感性。研究表明,B[a]P可以引起AhR基因表达增高,B[a]P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中AhR、ARNT和CYP1A1 mRNA表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上升。B[a]P必须经激活AhR,诱导CYP1A1代谢活化后才诱导肝细胞凋亡。B[a]P诱导的人宫颈癌细胞凋亡与CYP1A1激活有关,是由CYP1A1介导的。有报道鱼类暴露于B[a]P,CYP1A1蛋白水平和反应CYP1A1蛋白酶活力的EROD水平显著升高,二者高度相关。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与CYP1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有关。由此可见,AhR/ARNT-CYP1A1途径可能介导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本部分内容通过人群研究分析AhR基因多态性与B[a]P神经毒性和致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动物体内外试验探讨AhR/ARNT-CYP1A1途径在B[a]P致神经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第一章AhR基因多态性与B[a]P神经毒性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我们选取了214名职业性接触B[a]P的男性健康焦炉工为接触组,81名原材料库的库工为对照组。对照组除了没有职业性接触B[a]P和其他神经毒物外,其他方面尽量与接触组相一致。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组合(NCTB/WHO)和Ewing DJ推荐的自主神经功能测试分别进行神经行为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测定;采集空腹肘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和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淋巴细胞的凋亡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法检测了AhR基因第10号外显子C1549T(Pro517Ser)、G1661A(Arg554Lys)和G1708A(Val570Ile)3个位点的基因变异,分析这3种基因多态性与神经行为功能、自主神经功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295名研究对象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C1549T和G1708A这2个位点的基因在太原地区人群中为野生型纯合子,突变型基因的检测结果为0。G1661A位点基因可分为野生型纯合子GG、突变型杂合子GA和突变型纯合子AA三种基因型。GG、GA和AA三种基因型分布在接触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2.8%、27.6%、19.6%和67.9%、19.8%、12.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和对照组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7.8%、22.2%和66.6%、33.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因此我们只分析接触组AhR基因多态性与神经毒性和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2.AhR G1661A基因多态性与B[a]P神经行为毒性的关系:焦炉工总数字跨度得分、顺序数字跨度得分和数字译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神经行为功能和情感状态得分在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按照G1661A3种不同的基因型分组后的分析结果表明,AA突变纯合子基因型携带者困惑-迷茫的得分显著高于GG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携带者和GA杂合子基因型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愤怒-敌意、忧郁-沮丧、疲惫-隋性、紧张-焦虑和有力-好动得分在三种基因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行为功能方面,数字跨度得分、倒序和视觉记忆得分呈现AA<GA<GG基因型趋势,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hR基因多态性影响焦炉工的情感状态得分,AA突变纯合子基因型的携带者困惑-迷茫得分明显增加。3.AhR G1661A基因多态性与B[a]P自主神经毒性的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反应焦炉工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的HR-V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焦炉工AhR G1661A位点三种基因型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分析,结果显示GG、GA、AA三种基因型的副交感神经调节指标HR-V、HR-DB、RR30:15、RRmax:min和交感神经调节指标BP-IS方面,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hR G1661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焦炉工的自主神经功能无关。4.AhR G1661A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与对照组相比,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升高,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AhR基因多态性G1661A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呈现GG<GA<AA趋势,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未发现AhR G1661A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有关。第二章AhR/ARNT-CYP1A1途径在B[a]P致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第一节B[a]P致神经细胞凋亡的体内研究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脑室插管一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橄榄油组(溶剂对照组)、B[a]P低浓度组(0.625 mmol/L)、B[a]P中浓度组(1.25 mmol/L)、B[a]P低浓度组(2.5mmol/L)。高、中、低浓度组分别注入相应浓度的B[a]P溶液10μl,溶剂对照组注射10μl橄榄油。一周染毒一次,连续染毒4次。染毒结束后断头处死,分离脑组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率。(1)病理形态改变光镜观察到,对照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正常;随着B[a]P染毒剂量的增高,海马神经细胞出现体积缩小,细胞数目逐渐减少,排列紊乱,细胞核的皱缩、消失,染色质凝集、边聚,甚至有细胞核的溶解消失等现象。但是在皮质、小脑、延髓和脑桥部分未见明显改变。(2)超微结构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海马细胞核细胞核形态规则,对称分布,染色质分布均匀:线粒体形态规则,嵴排列整齐。随着B[a]P剂量的增高,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聚,核膜破裂,线粒体肿胀,甚至呈气球样变而且外膜破裂,并伴有线粒体嵴减少、变短、断裂甚至消失。(3)神经细胞凋亡率的测定结果随着B[a]P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呈剂量反应性的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的晚期凋亡率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显示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B[a]P神经毒性的主要机制之一。第二节神经细胞凋亡与AhR、ARNT和CYP1A1基因和蛋白关系的体内研究(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AhR和ARNT基因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YP1A1的基因表达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CYP1A1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hR、ARNT这2种蛋白质在海马汉神经细胞的胞浆和胞核都表达,而且表达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AhR蛋白表达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NT蛋白的表达也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中、高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 Wesern-blot结果显示:AhR、ARNT和CYP1A1蛋白表达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AhR、ARNT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CYP1A1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CYP1A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分析表明:神经细胞凋亡率与CYP1A1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04,P<0.05),与Ah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45,P<0.01),与ARN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81,P<0.05),与CYP1A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07,P<0.01);AhR蛋白与CYP1A1 mRNA之间呈正相关(r=0.826,P<0.05),与CYP1A1蛋白之间呈正相关(r=0.774,P<0.05)。AhR和ARNT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别可能与较长的染毒时间内,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已经完成并且已经翻译为蛋白质有关。以上结果表明AhR、ARNT和CYP1A1很可能参与了B[a]P致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第三节B[a]P致神经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无菌条件下分离新生1~3d SD大乳鼠的皮质,将细胞浓度调至1×105个细胞/ml,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更换新鲜的DMEM培养液并加入0.5 mg/ml阿糖胞苷(终浓度10μM)培养液以抑制胶质细胞增殖。采用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标志物(GFAP)进行神经元的纯度检测。在细胞培养第5天左右,选取生长良好的同批次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4个组,每组至少3孔,分别按照培养液总体积的0.%和0.3%加入B[a]P和S9,使B[a]P终浓度分别为0、10μM、20μM,40μM。继续培养40 h,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和形态学改变,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1)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对照组神经细胞细胞核大而清晰,轴突长且比较均一,树突较多,细胞连接丰富而紧密。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神经细胞的轴突逐渐变短,树突数量减少,细胞连接减少,严重者出现细胞体积收缩、变圆,部分树突融解、消失,轴突也严重受损,细胞连接明显减少。AO/EB荧光染色能将活细胞为亮绿色,死细胞染为红色,凋亡细胞染为桔色。根据细胞的颜色就可以区别细胞的生存状况。随着B[a]P染毒剂量的增加,被染成桔色的细胞比例逐渐增多,细胞轴突和树突数量减少,细胞间的连接也减少,有些细胞轴突变短、甚至消失,胞体变圆,胞核皱缩、边聚。(2) 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到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剂量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a]P能诱导原代培养神经元的凋亡。第四节神经细胞凋亡与AhR、ARNT和CYP1A1基因和蛋白关系的体外研究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各剂量组AhR、ARNT和CYP1A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CYP1A1基因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也显示AhR、ARNT和CYP1A1蛋白表达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增高。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AhR、ARNT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CYP1A1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CYP1A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与AhR、ARNT和CYP1A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有关。第二部分p53-bcl-2/bax线粒体途径在B[a]P致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B[a]P诱导的多种细胞凋亡都与p53相关信号途径的激活有关。P53通过诱导bax蛋白表达增加,降低bcl-2/bax的比例诱导细胞凋亡。bcl-2和bax是参与调节细胞凋亡的的一对功能相反的基因。bax通过形成二聚体,促使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激活caspase家族诱导细胞凋亡;bcl-2通过与bax形成异二聚体,减少bax二聚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凋亡。因此bcl-2/bax的比例决定着细胞的存亡。本研究将对B[a]P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p53-bcl-2/bax线粒体机制进行研究。第一节神经细胞凋亡与p53-bcl-2/bax基因和蛋白关系的体内研究(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53 mRNA表达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p53 mRNA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bcl-2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bcl-2 mRNA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x mRNA表达在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B[a]P染毒剂量的增加,p53和bax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bcl-2蛋白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p53蛋白显著增加,bcl-2蛋白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bcl-2蛋白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bax蛋白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剂量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Wesern-blot检测p53蛋白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p53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与p53 mRNA表达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64,P<0.05),与p53蛋白水平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r=0.757,P<0.01);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与bcl-2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924,P<0.01),与Bcl-2蛋白呈负相关(r=-0.893,P<0.01),与Bax蛋白呈正相关(r=0.872,P<0.01),与bcl-2/bax比值呈负相关(r=-0.876,P<0.01)。以上说明p53-Bcl-2/bax途径也参与了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第二节神经细胞凋亡与线粒体途径细胞色素C和caspase酶关系的体内研究透射电镜下观察到B[a]P主要使神经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形,伴有嵴缩短、断裂甚至缺失等现象。线粒体平均荧光强度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升高,膜电位逐渐下降。高剂量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膜电位下降百分率较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线粒体释放到胞浆中的细胞色素C含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8,9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的caspase-3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caspase-9的比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aspase-8的活力在对照组与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与线粒体膜电位呈负相关(r=-0.820,P<0.01),与胞浆细胞色素C水平和caspase以及caspase-9活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3(P<0.01),0.805(P<0.01)和0.756(P<0.01),表明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依赖于caspase酶的激活,与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和细胞色素C释放有关。第三节神经细胞凋亡与p53-bcl-2/bax基因和蛋白关系的体外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神经元p53 mRNA的表达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和bax mRNA的表达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bcl-2和bax mRN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低剂量组bcl-2和bax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bcl-2 mRNA下降较baxmRNA明显,bcl-2/bax mRNA比值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l-2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下降,bax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Western-blot结果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p5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cl-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剂量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组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与p53-bcl-2/bax途径有关。第四节神经细胞凋亡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和caspase酶关系的体外研究透射电镜观察到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嵴变短、断裂甚至消失。线粒体膜电位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9的酶活力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aspase-8的活力变化在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拮抗AhR或抑制p53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前两部分的研究结果提示AhR/ARNT-CYP1A1和p53-bcl-2/bax-caspase途径共同参与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过程。由于AhR/ARNT-CYP1A1途径主要介导B[a]P的代谢活化,p53-bcl-2/bax-caspase途径直接参与凋亡的发生。那么这两条信号途径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我们的猜想是:B[a]P通过激活AhR/ARNT-CYP1A1途径,诱导p53-bcl-2/bax-caspase机制活化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为此我们采用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用AhR拮抗剂α-萘黄酮(ANF)或p53抑制剂pifithrin-α(PFT-α)来证实这一猜想。由于ANF和PFT-α可能对CYP1A1有潜在的诱导性或非特异干扰效应,我们又采用特异性基因干扰技术沉默CYP1A1后,研究拮抗AhR或抑制p53后B[a]P毒性的改变,阐明B[a]P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由于原代培养神经元生命周期短暂,不能自我分裂,很难达到较高的转染效率,我们干扰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的CYP1A1基因后进一步研究B[a]P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第一节ANF拮抗AhR后神经元凋亡与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B[a]P染毒前2小时加入AhR拮抗剂ANF,使终浓度为50 nM,其余同前。凋亡测定结果表明B[a]P诱导的神经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在对照组与各染毒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NF拮抗AhR后,B[a]P对神经细胞AhR、ARNT以及CYP1A1mRNA的表达仍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是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NF能使神经细胞p53 mRNA的表达在低、中剂量组迅速降低,但是ANF不能降低高剂量B[a]P对p53的诱导;ANF能使神经细胞bcl-2 mRNA的表达增高,bax mRNA的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升高。说明ANF阻止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可能与ANF通过阻断B[a]P对CYP1A1的转录调控和诱导,与降低B[a]P的代谢活化有关。第二节PFT-α抑制后神经元凋亡与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B[a]P染毒前2小时加入p53抑制剂PFT-α,使终浓度为25μM,其余同前。凋亡测定结果显示B[a]P诱导的神经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在对照组与各染毒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hR、ARNT以及CYP1A1 mRNA表达量随着S[a]P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p53 mRNA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FT-α不能抑制B[a]P对神经细胞AhR、ARNT以及CYP1A1 mRNA的诱导,但是能抑制B[a]P对p53 mRNA诱导,使bcl-2 mRNA表达增高,使bcl-2/bax比值升高。说明PFT-α抑制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可能是:降低p53 mRNA水平和对bcl-2家族的转录调控能力,使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上升,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下调,提高bcl-2/bax比值。第三节B[a]P对人SH-SY5Y细胞的毒性以及AhR和p53的作用人SH-SY5Y细胞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含15%胎牛血清,2 mM L-谷氨酰胺,10mM HEPES,80单位/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每3~4天传代一次。传代24h后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同一代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进行染毒。染毒时换用含3%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分别按照培养液总体积的0.3%和0.1%加入S9混合液和B[a]P,混匀,使B[a]P终浓度分别为0、2.5 nM、5.0 nM和10.0 nM。所有的化合物都用DMSO溶解,保证DMSO不超过培养液总体积的0.3%。抑制物或者拮抗剂在染毒前2小时加入。染毒后继续培养48 h后进行检测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通过检测磷脂酰丝氨酸的Annexin V/PI方法和检测亚二倍体凋亡峰的PI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对照组细胞状态良好,大小均匀,贴壁好,细胞间连接较多,细胞树突和轴突长而多;低剂量组有少部分死亡细胞,呈漂浮状,树突和轴突减少变短;中剂量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漂浮的细胞较多,部分细胞皱缩,突起明显缩短;高剂量组细胞数量进一步减少,突起进一步缩短甚至消失,细胞皱缩呈圆形,细胞间连接异常松散甚至消失。hoechst 33258是一种特异性与DNA结合的染料,用于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正常细胞核呈圆形,着色均匀,凋亡细胞核皱缩,DNA高度凝聚使着色深,有的出现核的崩解、破裂。但是hoechst33258染色没有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核的变化。AO/EB染色将活细胞染成亮绿色,死细胞染成红色,而凋亡细胞染成桔色。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增加,染成红色的坏死细胞有所增加,但是被染成橘黄色的凋亡细胞数量很少。细胞活力测定结果显示随着B[a]P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活力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细胞活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V/PI法没有检测到细胞早期凋亡率,PI法检测到亚二倍体的DNA,有少量细胞凋亡,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CYP1A1基因后,ANF和PFT-α能够阻止B[a]P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与对照组相比,ANT拮抗后中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T-α抑制后低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前面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AhR/ARNT-CYP1A1途径和p53-bcl-2/bax线粒体途径共同参与了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结论:1.AhR基因多态性与B[a]P神经毒性有关。2.AhR/ARNT-CYP1A1途径和p53-bcl-2/bax-caspase途径共同介导和参与了B[a]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3.B[a]P致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为AhR/ARNT-CYP1A1-p53-bcl-2/bax-caspase。4.此外,B[a]P的代谢物也可能直接损伤线粒体以caspase依赖的方式导致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