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不仅是现代人开展社会生活的基础单元,也是当前国家与人民在政治诉求、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生活的基本交汇点。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社会经济结构、产业模式都发生巨大变革,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城市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同时,社会矛盾的层级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加剧。从政府层面上,传统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不再适应时代需求,从个人层面上,现代人已经基本完成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转变。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对基层街镇进行机构改革,将传统自上而下的政府单一管理,转变为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更加注重了基层社区进行自我管理,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区提供了政策支持。然而,目前仍普遍存在社区参与率低、参与方式单一、参与能级不足等现象。志愿服务发展是考察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助力,也是推进社会良性运作和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其作为社区参与的一个重要形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不能、市场不为”等公共服务不足的部分,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社区志愿者作为社区活动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有参与项目多、参与能力强、参与领域广等特点,是社区各类活动的中坚力量,但志愿者这个群体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强、参与稳定性差等问题,如果能有效激活这部分人群参与社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实践。本文在广泛查阅学术界以及我国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中对于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等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将参与行为的志愿动机分为内生利己型、内生利他型、外生利己型和外生利他型等四类。将上海某中心城区S社区作为主要案例对象,以S社区的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功能完善为突破口,前后一年对同一批志愿者发放问卷来开展对比实验,并运用SPSS数据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对比社区参与者的志愿动机变化。同时,对一些西方国家的社区参与以及志愿服务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他们有效引导、激励社区参与者的志愿动机的实践经验。将其与实验结果相结合,并根据我国社会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以此进一步引导、呵护社区参与者的志愿动机,激发志愿服务活力、加深社区参与程度,进而对破解当前城市管理难题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