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古近纪古地理重建及沉积响应特征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副特提斯洋代表了一个大型的陆表海,形成了新特提斯海域的北部分支,在新生代早期从欧洲延伸到中国西部。其在早白垩世从西部侵入中亚远端前缘盆地(即阿富汗-塔吉克盆地、阿莱河谷、费尔干纳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经过五个主要的海侵-海退周期,最终退去。随着欧亚大陆地壳的不断缩短,响应了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约50Ma),这次碰撞也导致了大规模的大陆内部变形,以及天山、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等古老造山带的重新激活。随后,南部的帕米尔-昆仑推覆带和北部的天山推覆带的渐进式构造推覆可能控制了原副特提斯洋从中亚的退缩。海的西退主要与印度-亚洲碰撞的渐进式构造活动有关,也与温室到冰室条件下气候的变化导致的全球海平面有关(例如,与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EOT)有关的冷却)。原副特提斯洋可能是向亚洲输送水分的重要来源,因此其水位波动和退缩很可能影响了亚洲环境。中国西部古近纪塔里木盆地的沉积岩记录了原副特提斯洋的海退,这次事件极大地改变了海陆分布,从而改变了中亚的古气候条件。然而,该盆地古地理演化的全面重建仍然缺乏,因为该盆地的中部大面积被塔克拉玛干沙漠所覆盖,只有盆地边缘少数的露头剖面是已知的。综合利用测井、岩心观察、野外露头等资料,并与以前发表的文献数据相结合,系统地分析了古近纪塔里木盆地的沉积相分布。通过确定69口单井沉积相的优势相,重建了始新世海退前后的主要古环境变化。结合地震剖面及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对所有单井进行对比,主要将塔里木盆地西南和北部的沉积物细分为五个主要的沉积相组合:冲积扇沉积(FA1)、辫状河三角洲沉积(FA2)、湖泊沉积(FA3)、泻湖沉积(FA4)和潮坪沉积(FA5)。接下来,使用划分的五个沉积相组合,将整个塔里木盆地的古近系地层进行解释,建立主要的全盆尺度的连井剖面以及古地理图,以形成整个塔里木盆地沉积环境的时空分布。塔里木盆地古近纪古地理格局可以总结为“西低东高、南低北高”,发育三个次级的沉降-沉积中心,分别对应塔西南坳陷、库车-阿瓦提坳陷和塔东南坳陷。塔里木盆地的沉积演化分布可以归纳为:在古新世-始新世时期,从南向北及从西向东,塔里木盆地依次发育以泻湖-潮坪为主的海相沉积体系到以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为主的陆相沉积体系。其中将塔里木盆中部地区解释为海相-陆相交互沉积。而在渐新世时期,从海相-海陆交互-陆相沉积转变为全盆的陆相沉积体系,其从盆地边缘至盆地中心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为主沉积。本论文提供了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的塔里木盆地沉积相分布的新古地理图,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沉积对古近纪海平面变化和邻近山脉构造事件的响应,和研究塔里木盆地在古近纪第二次主要海退事件前后古地理的时空分布变化。明确了塔里木盆地在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时期发生了从海相到陆相沉积的重大转变。海水退去后,塔里木地区逐渐转变为一个大型的浅水湖泊系统,可能一直持续到(早期)渐新世。古地理重建结果证实了构造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在控制塔里木盆地晚古近纪的海侵-海退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同时,基于古地理的重建,本论文推测巴楚隆起在古近纪可能不具有一个特别高的地势,但它在阻挡海水和决定沉积体系的分布方面起了关键作用。基于沉积物分布模式,并结合前人的物源和古水流分析,表明在古近纪早期印度-亚洲碰撞之后,青藏高原可能在逐渐增长和持续隆起。在古地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古近系地层的沉积特征、古生物、地球化学(锶/钡,硫同位素)等数据,识别了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海侵事件,并重建了全盆海侵事件的演化。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存在两次主要的海侵事件。通过试点性的磁性地层学结果,进一步约束了塔里木北部地区第二次大规模海侵事件的年龄。基于上述研究,对古近纪塔里木盆地的三次主要海侵事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其海侵事件规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逐渐减少。最后,对塔里木盆地海退事件在约41Ma时与中亚几个盆地观察到的古气候和环境变化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沿西风带的几个盆地,在塔里木盆地大规模海退后,它们都对应发生相对干旱气候的古环境转变。结果表明,海侵期间西风带可能携带大量水汽,撤退后明显减弱,进一步强化了塔里木盆地海退可能是中亚逐步干旱化气候的主要驱动因素的观点。
其他文献
网络名师工作室是省域内教学与研究的载体,结合在线“问卷星”调研平台,以线上学科交互式教学一节课的实践为例进行混合教学,根据学生自学反馈、问卷星数据端的调查结果分析,教师因材施教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然后进行师生交互式教学,这种双平台网络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加完善学生居家学习的教学方式,旨在揭示线上教学体悟与思索,为广大老师提供多元化教学的启示。
期刊
目的 探索疫情高峰期间发热门诊联合急诊行“大预检分诊”制的临床管理效果,以期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重症患者救治速度、高效衔接救治环节。方法 将发热门诊及急诊预检分诊关口合并后外移;提升大分诊点分诊人员能力建设;加强预检分诊流程化管理、物品精细化管理及信息精准化管理。结果 2022年11月5日至12月5日及2022年12月6日至2023年1月6日,大分诊模式前发热门诊接诊人数为1 499例,其中Ⅰ/
期刊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指导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思想依据,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区域经济质量的具体表现。以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在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是重大国家战略区域之一,其土地资源尤为特殊,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考虑将土地资源纳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估算中更能反映长江经济带实际。基于此,以土地要素为视角,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
学位
目的 分析心理弹性在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焦虑与失眠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失眠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1—7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7-ti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失眠严重
期刊
近年来由锂离子电池型负极、超级电容器型正极、含Li+的电解液所组装成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由于结合了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两种储能机制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商用锂离子混合电容器的正极采用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但是负极材料的研发仍然难以满足产业化需求。在众多负极材料中,铁基材料的储锂比容量较大,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混合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其次,铁基材料无毒性,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大力发
学位
造山带是汇聚板块边缘的重要特征,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一直是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阿尔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是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阿尔金造山带作为阿尔金造山带的一个主要次级构造单元,目前已经成为阿尔金研究的热点地区。花岗岩是陆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山带花岗岩的分布尤为广泛。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岩浆物质来源以及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造山带
学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的行政纠纷也越来越多,由于目前国内司法资源紧张,并不是每一个行政纠纷案件中权益受到损失的公民都能得到权利救济。即使行政争议案件能够经历过复议、一审、二审和再审等权利救济,可能由于“程序空转”问题而始终没能把案件的症结解开。面对这种困境,行政检察听证制度应运而生,行政检察听证制度是检察机关持续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创新工作方式,期以促进“案结事了”、化解行政实质性
学位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以地震、巨型滑坡为代表的重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其中,滑坡最为常见,占全国灾害发生次数和影响程度的92%以上。重大滑坡地质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强大破坏性、时间紧迫性、高度不确定性以及衍生和演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应急管理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滑坡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既要不断提高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识别、监测和预警能力;也急需提升对这类灾害的应
学位
哈米萨纳(Hamisana)剪切带位于苏丹东北部的红海山脉,属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的一部分。哈米萨纳剪切带中的岩浆作用主要由新元古代岛弧增生作用形成。本论文中,我们结合LA-ICP-MS锆石U-Pb定年确定了哈米萨纳剪切带地区的花岗岩和安山质岩的形成时代;结合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研究,对该地区的花岗岩和火山岩的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哈米萨纳剪切带中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