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土壤呼吸及小麦生产力对生物炭施用的响应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探索作物生产过程中减排机制及农田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已成为作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了进一步明确施用秸秆生物炭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关中灌区进行了麦田生物炭施用试验,试验设置生物炭施用量水平分别为:0 t·hm-2·a-1(C0)、10 t·hm-2·a-1(C10)、20 t·hm-2·a-1(C20),通过分析不同施炭量对麦田土壤水热因子、土壤呼吸、土壤酶活性以及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农田固碳减排及土壤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生育期内0-20 cm及20-40 cm土壤含水量,而对4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小。整个试验周期内,与C0相比,C10、C20处理在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幅范围分别为2%~59%、7%~66%;而20-40 cm土层则增加了12.5%~31.7%、15.2%~35.4%,各处理0-60 cm土层三年平均土壤含水量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C20(20.11%)>C10(19.01%)>C0(15.14%),同时生物炭减弱了0-60 cm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具有一定的稳定保水效果。0-25 cm土壤温度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上升趋势,施入生物炭略增加了生育期内土壤温度,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呼吸变化规律表现为:苗期至返青期土壤呼吸速率较小,拔节至抽穗期迅速上升,抽穗至灌浆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成熟期则降低。各生育阶段处理间的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冬麦田土壤呼吸速率及冬小麦全生育期土壤CO2累计排放量。2018-2019年、2019-2020年及2020-2021年相较于C0处理,C10和C20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降低了32.2%、18.5%,15.4%、5.7%,27.9%、9.9%,而C10和C20的土壤CO2累计排放量则分别降低了31.6%、19.3%,16.7%、8.8%,25.1%、12.3%。土壤温度是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指数函数Rs=aebT能较好的拟合两者之间的关系,0-25 cm土壤温度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54.7%~64.5%,而土壤呼吸与0-60 cm土壤含水量相关性不显著。整个研究周期,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介于3.25~4.11,施用生物炭提高了Q10值,并且Q10随着施炭量的增加而增加,即C20>C10>C0。(3)土壤脲酶活性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开花期活性均高于成熟期,2018-2019和2019-2020年两年,C10和C20相较于C0增幅分别为5.8%~11.1%、15.5%~34.1%。施用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2018-2019年的开花期和成熟期,生物炭均显著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C10和C20与C0相比,开花期降幅分别为6.6%、6.2%,成熟期则降低了10.5%、7.2%,2019-2020年与上年表现出的规律一致,施用生物炭处理在开花期分别降低了4.5%(C10)、1.4%(C20),成熟期则降低了6.9%(C10)、2.4%(C20)。土壤蔗糖酶活性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2018-2019和2019-2020两年均表现为C0>C10>C20,C10和C20相较于C0降幅分别为4.3%~7.9%、11.5%~21.1%。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018-2019年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相较于C0处理,C10分别增加了6.0%和3.8%,而C20则降低了35.8%、34.3%。2019-2020年在开花期和成熟期,C10相较于C0分别增加了3.5%、1.9%,而C20则降低了23.2%和24%。(4)施用生物炭略增加了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及旗叶SPAD值,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2018-2019年各生育期地上部生物量均表现为C20>C10>C0,C10和C20相较于C0的增幅范围分别为0.3%~5.4%、7.8%~14.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19-2020年的开花期、灌浆期及成熟期C10和C20比C0分别增加6.5%、10.0%,1.4%、8.1%,0.3%、7.8%,1.9%、9.3%;2020-2021年与上年呈现出相同的规律,表现为C20>C10>C0。施用生物炭促进了冬小麦产量的增加,且籽粒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提升单位面积穗数来实现的。2018-2019年相较于C0处理,C10和C20产量分别增加了1.9%和3.6%,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两年冬小麦产量均呈现C10>C20>C0的变化规律,两年分别增产8.5%、5.9%,9.4%、5.9%。综上所述,施用生物炭可以改善关中地区土壤水热状况、降低农田土壤呼吸、提高冬小麦产量,但却增加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其中,施炭量为10 t·hm-2·a-1(C10)时在兼顾冬小麦产量,降低农田土壤碳排放方面表现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春玉米产区,但该地区降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春季低温和不科学的养分管理制约着该地区春玉米的高产高效。地膜覆盖技术对于克服旱作区水热条件不足导致的粮食生产能力低而不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使用造成的农田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降解膜覆盖可在改善农田水、温微环境的同时减少地膜的环境污染,是未来旱区覆膜农业发展的方向。然而,不同降解特性的生物地膜对农田土壤微环境、作物水、肥利用与产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和产品溯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计算机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农产品作为影响社会食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总结了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计算机技术在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对策,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发展提
期刊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可有效提高信息收集分析速度,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围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管理的应用问题,提出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平台感官系统、生产模拟系统、生产链追溯系统的策略,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
期刊
杂种优势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可以“一系两用”,制种简单,在杂交小麦育种和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KTM3315A是一种温敏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表现为低温不育(孕穗至抽穗期的日平均温度低于18℃),高温可育(孕穗至抽穗期的日平均温度高于20℃)。TaPG为本课题组在前期通过基因家族分析和RNA-seq技术筛选的一个育性相关基因,编码
学位
当前,我国能源供给革命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逐步形成,各项清洁能源占比合计超过30%。风电项目作为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全国风电装机容量总计3.3亿千瓦,相关建设投资累计5530亿元。为进一步推动能源供给结构优化,国家对风电项目的运营管理提出了保障安全、节约优先的新目标,这意味着管理者要对风电项目进行更精细化的
学位
小麦白粉病已成为我国北方平原麦区及黄淮海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应对小麦白粉病害挑战,创制并培育抗白粉病小麦新种质和新品种成为最根本、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式。大麦作为小麦的近缘物种之一,具有抗病虫、早熟、抗旱、抗盐碱等多种优异性状。本课题组通过将小麦品种7182与农家二棱大麦先进行杂交而后进行多代回交选育了一批稳定遗传的小麦-大麦衍生后代材料,为小麦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对35份小麦
学位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9年聚焦“三农”问题,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移至乡村振兴。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供销社具有显著优势,它秉承为农服务宗旨,深度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多次对供销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促进供销社为农服务扩容提能增效。供销社社有企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即是各级供销社“服务三农”重要抓手之一,又是
学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部分食品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却忽视了质量问题,使不合格的食品进入了市场。因此,需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着重论述了计算机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现代优势,总结其应用要点,并以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对策总结为重点探究今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期刊
类金融模式即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凭借其对供应链中其他方的影响力,在与下游消费者进行预收现金交易的同时,延期数月向上游供应商支付货款,以极小成本获得现金。近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类金融模式作为低成本的新型债务性融资方式应运而生,该模式的运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加大问题。B公司作为典型的超市企业,对供应链极具影响力,其类金融模式下的财务风险情况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运用了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商战中傲然屹立。并购重组是改善我国新能源材料行业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薄弱等关键问题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近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激烈竞争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材料行业并购行为愈发频繁。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对于国内新能源材料行业的并购绩效研究并不多见,且该行业内的并购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也尚没有统一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