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三叠统油气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n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是一个勘探程度比较低的区块。近几年来,在该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中见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然而由于对该地区的沉积体系、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等未进行过全面系统地研究。本文针对该区存在的这些制约勘探开发的问题,以沉积学、储层沉积学及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包裹体测温、X-衍射分析、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压汞测试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各油层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物性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并认为:研究区延长组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分布不均匀,以碳酸盐、粘土矿物、长英质次生加大及极少量的浊沸石和铁质胶结物组合为特征。延长组的砂岩伴随成岩演化过程的进行,在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等成岩作用后,储层微观特征表现出原生粒间孔残留及次生孔隙大量发育的特征,并认为压实及胶结作用是降低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溶解作用产生的大量长石溶孔等次生孔隙是提高储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物性研究表明本区孔隙度主要在4.42%-12.29%之间,渗透率大多介于0.1-0.5×10-3μm2,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很强,为低孔、低渗储层,且与盆地其它地区延长组物性对比表明本区储层致密,储集性能较差。孔隙的演化、有机质的热演化及粘土矿物的演化特征表明本区砂岩具已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具有如下成岩序列:压实作用→早期粘土膜(绿泥石膜)形成→自生高岭石形成、石英次生加大→(早期)碳酸盐沉淀→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孔隙充填伊利石及绿泥石形成→(含有机酸流体注入)长石和岩屑颗粒溶解,早期方解石溶解→烃类侵位→(晚期)铁方解石充填—晚期白云石充填或交代碎屑颗粒。根据沉积及成岩作用的特征划分了储层的成岩相,认为本区的优势成岩相为(早期)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及长石溶蚀相。复杂的构造及沉积演化背景使本区储层特征极其复杂,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本区砂岩优质储层主要受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成岩作用与成岩演化程度等因素的共同控制。储层裂缝对于油气的渗流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角度裂缝为油气向上运移形成油气藏提供了通道。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而园林在承担环境绿化、美化、文化休憩功能的同时,必然要担负起改善居民健康状态,维护居民健康的伟大使命。园林景
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建立在企业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并不可替代的资源基础之上,这一主张已为学界所认可。然而,企业资源理论的核心论断仍然需要大量的实证研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活性成分检测方法,评价补骨脂提取工艺。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萃取后,采用RP-HPLC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YMC-Pack ODS柱(150 mm×6.0mm,5.0μm);流动相系统:水-
电站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为基于数据驱动的运行优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中,基于电站实时/历史数据库中海量数据对复杂热力系统建模的方法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想象力是人类保持自身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原始文化基因,是人类把自身从有限的现实世界带向无限的可能世界的不竭动力,是贯穿人类精神生活一切方面的最隐秘最伟大的力量。但是想
目的探讨哌嗪雌酚酮对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靶基因ERE的转录激活作用。方法小鼠去卵巢后,每天灌服不同剂量的哌嗪雌酚酮(0.5、1、2mg.kg-1)以及雌酚酮(0.71mg.kg-1),连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因其发病率高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在人体研究痛经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有许多因素限制,如观察组织病理生理的改变情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判定其疾病活动度显得尤为困难。但是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观察药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类天然产物,也是重要的生命物质。目前已经发现了两条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即经典的甲羟戊酸途径和新发现的2-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
目的应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及神经节阻滞剂,探讨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4只,制备大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