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Si-Sb-Te新型相变存储材料及相变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综合利用选区电子衍射(SAED)、高分辨像(HR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和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等电子显微学分析方法,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中的原位加热、电子束辐照和脉冲激光打点等实验方法,对相变存储材料Si-Sb-Te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Si-Sb-Te材料原位的相变过程、晶体结构和相变机制等,具体如下:   1.利用TEM原位记录了热诱发相变薄膜Si2Sb2Te5由非晶态至晶态的转变过程,发现Si2Sb2Te5薄膜的晶化伴随着元素的偏析和相的分离,晶化后Si2Sb2Te5薄膜由非晶Si、Sb2Te3多晶和Te多晶组成,这些非晶和多晶互成网格、互相嵌套,使得晶化后的Si2Sb2Te5薄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纳米复合结构,正是因为Si2Sb2Te5材料具有这种独特的网格状纳米复合结构,给基于Si2Sb2Te5材料制备成的PCM器件带来了较低的功耗和较快的相变速度。   2.随着时间的推移Te元素会逐渐从晶态的Si2Sb2Te5薄膜中自析出,电子束的辐照则可以加速这一过程的进行,使原子的迁移速率提高达5个数量级之多,因此我们采用电子束辐照的方式来诱发Si2Sb2Te5薄膜的晶化直至稳定。结果表明经过电子束辐照的Si2Sb2Te5薄膜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即为不稳定的Te相,因此除了Te元素之外的另一部分就被认为是Si-Sb-Te材料中存在的可能稳定配比Si4Sb2Te3。   3.以非晶Si和Sb2Te3多晶形成纳米复合结构(AS-ST)的相变材料Si4Sb2Te3为例,对该材料的非晶→晶态以及晶态→非晶可逆相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微结构表征和研究,并利用激光从实验上观测到了经过RESET过程后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非晶结构,发现再次非晶化之后的Si4Sb2Te3非晶材料仍然保持Si和Sb2Te3互相嵌套的AS-ST结构,从而证实了Si-Sb-Te材料中存在着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相变材料的相变机理:纳米类偏晶可逆相变,是一种以纳米复合结构为基础,并在纳米区域范围内完成可逆相变过程的相变存储材料。   4.从微观结构和材料性能两个角度来衡量考虑优化Si-Sb-Te的材料组分,研究工作围绕Si2Sb2Te6材料和SixSb2Te3材料而分别展开。研究表明Si2Sb2Te6材料的晶体相仍然是由Sb2Te3相及Te相组成,所以去除多余的Te相是保证Si-Sb-Te材料稳定的必要条件之一。随后设计并制备了SiXSb2Te3材料,通过研究不同Si含量SiXSb2Te3材料的晶化温度、晶化后的晶粒大小、晶粒的均匀度、10年数据保持能力和基于SiXSb2Te3材料的PCM单元的电学和循环性能,最终得到SiXSb2Te3材料中X的最佳值为3≤X≤3.5。
其他文献
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促使了各种新型量子耦合器件的出现。其所展示的各种新奇的量子相干效应成为量子物理近些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对这些有限尺寸的器件的
射频磁控溅射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等离子体镀膜方式之一。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等离子体负载等效阻抗必须相匹配,以达到最佳溅射镀膜效果。对于气体放电负载,气体流量、溅射温度等
本论文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富氢化合物、过渡金属氮化物以及铁基磷酸盐体系,探讨了体系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和物性。   富氢化合物是降低氢的金属化压力的重要介质,是
重夸克偶素的研究对于理解量子色动力学(QCD)的微扰效应和非微扰效应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高能对撞机上,重夸克偶素的产生可以期待能够因子化为两个过程:短程过程中重夸克对的产
学位
我们选择超对称大统一规范群以左右对称的超对称作为中间破缺模式最终破缺到标准模型。左右对称会带来比较显著的带电伴子混合效应,并贡献到诱导质子衰变的五维算符中。在这个
工业应用中离子渗工艺对电源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离子渗电源在应用上已无法满足。为了改进离子渗工艺成膜质量,提高电源效率,本文从离子渗电源的拓扑结构上加以改进,采用了模
本论文介绍了J/ψ到三光子末态的衰变研究,同时介绍了BESⅢ数据质量监测系统和基于XML的粒子物理数据分析工具的开发与维护。   数据质量监测用于监测探测器状态和数据质量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chronic neuropathic pain)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其发病原因的复杂和发病过程较长,难以治愈,给病患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哺乳动物的大脑结构十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