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生命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物种的生存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分子与DNA的作用,会影响DNA的结构以及生理功能,甚至改变DNA的复制和转录,因此,关于小分子与DNA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在探索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开发新的核酸探针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设计以DNA为作用靶标的药物分子、药物筛选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以毛蕊异黄酮(CYS)和刺芒柄花素(FN)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两种异黄酮类抗氧剂与DNA的相互作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毛蕊异黄酮与DNA的作用。CYS与DNA作用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现出一定的减色效应,其荧光光谱则表现出增色效应,表明两者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电化学研究表明在pH 4.4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CYS在金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CYS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35~7.04μmol/L和7.04~70.36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CYS与DNA作用后,CYS的氧化峰电流显著减小,峰电位发生正移。根据DNA加入前后,峰电流及峰电位的变化,计算了CYS与DNA相互作用前后的动力学参数,如电子转移数(n)、电子转移系数(α)、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ks)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结合比(m)和结合常数(β)。2.首次研究了刺芒柄花素(FN)在聚L-半胱氨酸修饰的玻碳电极(PLC/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FN在裸玻碳电极(GCE)上不能产生明显的氧化还原信号,但在PLC/GCE上有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说明该修饰电极对刺芒柄花素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实验探讨了聚合电位、聚合扫描圈数、支持电解质种类及酸度、扫描速度等对刺芒柄花素电化学信号的影响;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了FN的线性范围。结果表明,ipa与CFN在0.75~6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pa(μA)=0.1118+0.0039CFN(μmol/L),r=0.999。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刺芒柄花素与DNA的相互作用。发现FN与DNA作用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现出一定的减色效应,而其荧光光谱则表现出增色效应,表明两者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电化学结果显示,FN与DNA作用后,FN的氧化峰电流明显减小,且峰电位发生正移;可知刺芒柄花素通过嵌插作用与DNA结合,根据DNA加入前后,刺芒柄花素氧化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变化,计算出FN与DNA相互作用前后的动力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