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是典型的形容词,汉语形容词具有充当状语的功能。然而并非所有的双音节形容词都能作状语。在能作状语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中,其进入状位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本文考察了《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郑怀德、孟庆海1991)中的857个双音节形容词,以大量的语料为基础,旨在考察状位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的入位能力,并力求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
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分别对状位形容词进行了解释。句法上,穷尽性地考察了词表中能够进入状位和不能进入状位的双音节形容词类型,并通过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时是否需要带标记“地”分析了双音节形容词进入状位的能力。语义上,归纳了双音节形容词主要的语义类型及其语义次范畴,并进一步明确了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时的语义指向。语用上,从认知的角度阐明了状位形容词的主观量级以及主观化和主观性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特定语境下的语用预设来揭示话语者的主观的思想、情感、态度抑或是视角。
此外,本文探究了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所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当形容词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即由定位移至状位时,其语义和语用主观性都会随之而变化。同时,语言的主观化是促进双音节形容词语义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章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了解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拟采用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以及语料的出处和来源等作详细的介绍。
第二章对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进行计量研究。从状位双音节形容词的类型和特征两方面展开,着重分析能够进入状位以及不能进入状位的形容词类型,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本章的第一部分穷尽性地考察了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从而比较二者入位能力的差异性。第二部分根据语料库的调查结果,总结词表中不能进入状位的双音节形容词,并揭示其共性的特点。
第三章从两方面对双音节形容词进行语义分析。一方面,在前人对双音节形容词的语义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双音节形容词描述和限定的对象将其分为述行、述物、述人三种主要类型。其次,根据形容词所体现出的更深层次的语义特征分析归纳了其相应的语义次范畴。另一方面,通过对语料的分析,考察其作状语时的语义指向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指向结构模式。
第四章主要从认知语用的层面对双音节形容词主观化的问题加以解释。首先,分析了双音节形容词的主观量级,并总结主观量高的双音节形容词的共性特点。其次,对比研究了当状位形容词移至定位后主观量和语义的变化。接着,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主观化和主观性的关系,并揭示其内在联系。最后,考究了状位双音节形容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预设以及说话人的使用动因,分析其语用主观性。
第五章结语部分总结陈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挖掘未来可以进一步突破的领域,展望状位形容词的研究在学界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分别对状位形容词进行了解释。句法上,穷尽性地考察了词表中能够进入状位和不能进入状位的双音节形容词类型,并通过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时是否需要带标记“地”分析了双音节形容词进入状位的能力。语义上,归纳了双音节形容词主要的语义类型及其语义次范畴,并进一步明确了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时的语义指向。语用上,从认知的角度阐明了状位形容词的主观量级以及主观化和主观性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特定语境下的语用预设来揭示话语者的主观的思想、情感、态度抑或是视角。
此外,本文探究了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所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当形容词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即由定位移至状位时,其语义和语用主观性都会随之而变化。同时,语言的主观化是促进双音节形容词语义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章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了解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拟采用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以及语料的出处和来源等作详细的介绍。
第二章对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进行计量研究。从状位双音节形容词的类型和特征两方面展开,着重分析能够进入状位以及不能进入状位的形容词类型,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本章的第一部分穷尽性地考察了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从而比较二者入位能力的差异性。第二部分根据语料库的调查结果,总结词表中不能进入状位的双音节形容词,并揭示其共性的特点。
第三章从两方面对双音节形容词进行语义分析。一方面,在前人对双音节形容词的语义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双音节形容词描述和限定的对象将其分为述行、述物、述人三种主要类型。其次,根据形容词所体现出的更深层次的语义特征分析归纳了其相应的语义次范畴。另一方面,通过对语料的分析,考察其作状语时的语义指向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指向结构模式。
第四章主要从认知语用的层面对双音节形容词主观化的问题加以解释。首先,分析了双音节形容词的主观量级,并总结主观量高的双音节形容词的共性特点。其次,对比研究了当状位形容词移至定位后主观量和语义的变化。接着,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主观化和主观性的关系,并揭示其内在联系。最后,考究了状位双音节形容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预设以及说话人的使用动因,分析其语用主观性。
第五章结语部分总结陈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挖掘未来可以进一步突破的领域,展望状位形容词的研究在学界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