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蜂解决拉绳觅食问题的机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uan3660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蜂是全球重要的传粉昆虫,它为人类最为关切的生物多样性安全及经济作物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基于了解、保护、开发熊蜂的目的,已开展了大量研究,成为了当今热门的研究对象。现有熊蜂认知相关的研究表明,熊蜂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例如社会学习,概念学习等。但是多数研究是基于熊蜂自然的觅食习性所设计的。为进一步试探熊蜂的智力极限,极少数研究者设计了非自然的觅食任务,发现了它们能够表现出物体操作行为解决诸如拉绳、推球和推盖子之类的高难度问题,但前提是熊蜂必须通过逐步的训练或观察学习。迄今,人类不清楚熊蜂能否自主解决非自然的难题。本研究选用经典的拉绳觅食问题作为熊蜂的挑战任务,并优化了熊蜂拉绳觅食问题装置,探究1)第一次遭遇挑战时熊蜂能否独立、自发地解决非自然的觅食任务及其机制;2)多次遭遇挑战后,熊蜂是如何成功解决的,能否产生操作记忆,能否运用已有经验来解决难度更高的拉绳觅食问题。首先,利用我们优化的直绳式拉绳觅食问题装置,我们检测了熊蜂在第一次遭遇拉绳问题时能否独立,自发的解决。在随机挑选的82只熊蜂中,有64只熊蜂在10分钟内成功拉绳,成功率为78±3.12%。该结果证实低等无脊椎动物熊蜂具有自发解决拉绳觅食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熊蜂拉绳行为及其轨迹的解析,我们发现熊蜂对透明台边缘,绳子伸出的区域表现出显著的探索偏好,该区域位于透明台边缘至目标的最短距离路线上,且停留此处时大部分时间用于“挤缝”行为,这似乎暗示拉绳成功与这些因素有关。为探究其成功机制,本研究通过改变标准直绳式任务的某一条件来进一步循证。当透明台下仅有蓝色假花时,熊蜂在离假花最近的透明台边缘处重现先前的探索偏好和高频的“挤缝”行为,说明假花(奖赏)是熊蜂的觅食目标,目标驱动了熊蜂主动规划觅食路线,并选择在最近的觅食路线上进行“挤缝”行为。但是,当透明台下仅有绳子时,熊蜂未表现出对透明台周围任何区域的探索偏好和绳子的探索行为,且在实验装置周围的停留时间显著更短,说明绳子不能诱发上述行为,熊蜂对绳子无兴趣;当将直绳式任务调整为曲绳式任务时,即绳子位置与熊蜂规划的最短路线不重合,目标仍然驱动了熊蜂主动规划觅食路线,并选择在最近的觅食路线上进行“挤缝”行为,但是拉绳成功率为零,说明熊蜂规划的最短路线与绳子的摆放位置刚好重合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显示熊蜂的成功有幸运的因素。另一方面,进行操作是解决这种高难度的操作性问题的关键步骤。为了明晰熊蜂在自发解决拉绳问题过程中是如何操作绳子,我们对各项测试中熊蜂在最短路线上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熊蜂在最短路线上停留时,“挤缝”行为的表现时间最长。进一步的测试发现,在直绳式拉绳任务中,当最短距离路线上的透明台边缘的缝隙被封闭,熊蜂不能发生“挤缝”操作时,拉绳成功率为零,表明“挤缝”行为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进一步的视频分析表明,向前“挤缝”的反复尝试带动了熊蜂足反复移动,向后用力,这使得熊蜂有机会踩踏绳子,将绳子推出桌外。综上,熊蜂神奇的自发解决拉绳觅食问题的机制依赖于1)目标驱动的空间最短距离路线的规划;2)目标驱动的持续的“挤缝”操作尝试导致向后使力的足有机会踩踏和推出绳子;3)熊蜂规划的最短路线与绳子位置的恰巧重合。接着,我们检测了在多次遭遇挑战后熊蜂又是如何成功地解决拉绳问题。首先,我们对熊蜂连续进行了10次拉绳训练,结果显示,有经验后熊蜂解决问题花费的时间明显缩短。随后,我们对具备10次成功经验的熊蜂进行了黑台测试。即绳子被随机放置于黑台下,熊蜂不能判断黑台下是否存在目标,多数熊蜂依然拉绳子(76.36±2.96%),说明绳子已被条件化为奖励的预测性信号(Predictive cue),不同于熊蜂初次面对绳子时毫不关注,并且,该操作记忆在24小时后仍然保持,可被消退;消退后熊蜂不再拉绳,反映了拉绳行为(response)依赖于糖水的奖励效应(outcome)。同时,我们发现当透明台下目标消失(绳子可见)时,尽管此阶段绳子已成为预测性信号,但熊蜂仍然不再拉绳,这说明熊蜂已经将拉绳(response)与目标关联。这些结果充分地表明熊蜂在脑内建立了绳子(stimulus)、操作(response/action)与奖励(outcome)三者之间的关联(association),首次系统证明了低等无脊椎动物熊蜂解决拉绳问题依赖于操作式条件反射机制,与反馈和连接性相关机制无关。最后,我们进行了高难度的“侧弯绳”问题测试。侧弯绳任务中绳子不在最短路线上,熊蜂若在测试中一直使用“最短路径规划”策略会导致测试失败。然而,结果显示,具有25次丰富成功经验的熊蜂明显表现出偏好绳子,83.3±16.6%的个体能解决这种高难度的“侧弯绳”问题。如此高的成功率表明通过积累经验,熊蜂可不依赖先前的路径规划策略,并转换为利用操作式条件反射策略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熊蜂操作绳子的技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即随着经验的积累,拉绳行为由“足向后/外推绳”转换为“上颚咬/拉绳”,这一转换表征了熊蜂能自发地进行技巧更新。另外,这些具有丰富成功经验的熊蜂75.9±5.9%通过了黑暗环境的测试任务(视觉被剥夺,糖水被置换为去离子水),表明多模态、整体感知绳子后熊蜂能利用绳子的单一触觉模态特征,识别出绳子并提取拉绳操作记忆,类似于人类相应的行为。这些结果显示了熊蜂拥有良好的行为和认知灵活性。然而,它们无法通过“交叉绳测试”,表明熊蜂不具备工具理解能力。总而言之,本论文第一次阐释了低等无脊椎动物熊蜂在首次遭遇和多次遭遇非自然拉绳觅食难题时,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和行为可塑性,在科学上突破了人们对其原有的认识,也为利用和开发熊蜂提供了科学基础。
其他文献
攀西地区昔格达组砂岩和泥岩分布较广,在此处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填料,单是昔格达组砂岩或泥岩自身的工程性质较差,所以工程实践中常常将一定量的砂岩、泥岩混合,达到可以在工程中利用的效果。为了了解不同砂泥配比下昔格达混合料的工程性质,本文就四川省攀枝花市昔格达村砂泥岩组成的混合料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了昔格达地层的地质背景。随后对研究区的砂泥岩样品进行室内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砂泥配比下昔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人类在不断扩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规模的同时,形成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局势,人们把研究方向转移到马克思自然观领域,期望寻求解决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支撑。通过深入挖掘与剖析马克思自然观理论精髓,重新解析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内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生态自然观,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重要的
压差方程组作为Euler方程组的一个子系统,被认为是对Euler方程的一个很好的近似.激波衍射问题来源于现实世界中许多重要的物理模型,是研究多维守恒律方程的重要基石,在数学流体动力学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压差方程组的激波衍射问题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气体动力学中二维压差方程组激波衍射问题的解在退化边界Γsonic附近的正则性.全文结构安排如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遥感平台所获取的遥感影像数量日益增长,为遥感影像应用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撑,使得遥感影像的应用价值显得愈发重要。遥感影像目标检测作为影像解译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情报获取和战场环境保障的重要手段,其中油罐目标作为能源存储装置,外观独特,其目标检测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着重要价值。近年来,深层卷积神经网络由于其优秀的特征提取能力,在自然场景图像目标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
近年来,公路大型桥梁数量急剧增长,但总体养护状况并不容乐观,现场养护已无法满足桥梁运营的要求。基于桥梁养护监测系统的养护工作以高质量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它可以对桥梁运营状况客观及时地分析、评估和预警,进而对养护工作进行科学决策。公路桥梁养护监测数据具有海量性、多维性等特点,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监测数据的质量并非都满足要求,如果直接利用这些存在质量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桥梁运营状况是不科学和不可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稀磁半导体(DMS)作为材料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展现出优异的性能与良好的应用前景。DMS通过在传统半导体材料中引入电子自旋度,能显著提升器件的性能,并降低器
建设项目风险评价20多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长期关注和研究,是建设项目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仍然靠经验和直觉进行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价并未受到重视。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识别出对于项目具有关键性影响和频繁发生的风险因素,然后进行风险评价,得出项目风险因素权重排序结果,为项目经理做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降低项目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减轻其带来的风险
我国土壤汞污染严峻,且部分汞污染农田仍被用于居住和农业种植,而我国耕地资源又极度稀缺,为了即能保障土壤修复又能兼顾农作物生产,我们探寻能用于土壤原位修复的汞抗性菌株,并希望能通过生物炭固定制备成生物菌剂。从汞污染地区的植物体内分离筛选出内生菌,并通过摇瓶实验测定其重金属抗性和汞去除效能;之后通过土壤强化实验和水培实验研究细菌的土壤修复效能以及细菌的汞去除机制。最后通过盆栽实验测定生物炭对汞污染土壤
全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疏水疏油、高表面活性、耐热性和耐酸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商业领域。同时,PFASs具有远距离传输、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等特性,其长期暴露对环境及生物都存在潜在风险。随着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加强PFASs的管控,氟化工产业开始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各类环境介质、生
基因序列的研究一直关乎人类的发展,出自严复译著《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很好诠释了物种与自然之间抗争。从20世纪到21世纪爆发的几类冠状病毒,其基因序列都各有特色。2019年末至2020年世界多个国家因爆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致使百万人感染,冠状病毒的爆发对国家人力、物力都造成严重损害。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为了适应生存,RNA病毒突变在自然界很是常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