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oog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人明知不具有法律和事实依据,仍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之方式提起民事诉讼而致他人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构成民事恶意诉讼。就一般民事恶意诉讼而言,恶意诉讼行为损害被诉方合法权益,构成一般侵权。而知识产权作为市场竞争工具,知识产权诉讼已成为市场主体经营策略的重要环节,因此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具有特殊性。行为人出于竞争目的,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干扰他人正常经营,不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并且扰乱公平竞争秩序,依法可以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然而,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是权利人维权的正当手段。若认定恶意诉讼的尺度过宽,使得当事人动辄构成恶意诉讼,将危及诉权的正当行使,以致诉讼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有鉴于此,认定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时应坚持谦抑原则与利益平衡原则。首先,恶意的内涵应限定于直接故意,具体来讲则是指明知不具有实质性正当权利基础或者不存在侵权事实,提起诉讼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仍追求该结果发生的意图。其次,恶意的证明标准应当适度,既不过低导致权利人维权积极性下降,也不过高而使当事人举证难度畸高。行为人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时,主观上对不具有实质性正当权利基础或者不存在侵权事实的知晓状态是明显的、明确的,应当认定其属于明知,具有恶意。此种知晓状态,既可由已生效法律文书、双方协议等证据直接证明,也可通过案件周边事实加以推定。典型表现之一,是行为人申请专利或商标注册之前与现有技术、在先权益、在先使用人等无效事由有直接接触。明知是不当获取的专利权或商标权,仍然据以提起诉讼的,应认定构成恶意诉讼。典型表现之二,是因申请人自身或其关联主体的在先行为导致专利丧失新颖性。一般情况下,应认定行为人提起诉讼具有恶意,但行为人主张该在先行为为善意且有相关事实予以佐证的,应当认定不具有恶意。被侵权人因知识产权恶意诉讼遭受的损害以财产损失为主,包括应对知识产权诉讼的合理支出、停止使用相关知识产权客体造成的损失、提起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损害责任纠纷的合理支出以及部分情况下无效宣告程序中的合理支出。由于存在因交易机会减少、市场份额缩水而造成的间接损失,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难以精确计算,应允许法院依据双方提供的相关证据及质证意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确定赔偿数额,并在相关法律中规定合适的法定赔偿额。此外,为发挥赔偿损失责任的补偿与预防功能,有必要对恶意诉讼行为人科以惩罚性赔偿。程序方面,则应统一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的管辖。一方面,应将侵权行为地限制在原诉讼裁判地,以保障管辖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应将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纠纷按照涉案具体知识产权类型分为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与一般知识产权案件分别确定管辖,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业审判队伍的优势,提升审判效率与效果。
其他文献
禁止债权让与特约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产生,订立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债务人固定债权人的利益。但随着现代交易发展,债权自由流通的价值被重视,甚至出现了债权物权化的趋势。因此,当合同中存在债权不得让与的约定时,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价值和债权自由让与的价值两种价值就将产生冲突,债务人、让与人和受让人的利益更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效力判断应当回溯到规范背后利益和价值,基于利益的妥当
学位
清朝作为封建统治下最后的王朝,法制体系经过各朝代的发展已整体趋于成熟,但海关税制作为其对外贸易法制体系的核心却并没有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浪潮促进经济世界化发展,反而成为了抑制对外经济的压迫性规则。清朝海关税制的发展随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更迭起伏,清朝初年,为防止台湾反清复明势力与内地反抗集团勾结,清政府实行了严格的海禁,直到康熙统一台湾,清朝才逐步开放各通商口岸。为管理口岸人员、船只及货品,清朝设立
学位
市场化债转股是国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为降低社会杠杆率、完善法人治理及促进直接融资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债转股存在的利益失衡问题则严重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功能的发挥,亟需扭转命令控制范式下的机械治理惯性,激发参与主体的内部动力。法律激励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框架,本文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及社会学原理,通过调整制度设计为债转股提供深层次的发展动力,构建多元、可选择的激励机制,实现利益分配由
学位
高校学生申诉机制旨在高校学生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依法向学校申诉机构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重新作出处理决定的重要救济举措。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申诉机制,既是全面落实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高校管理秩序、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推力。2017年9月,我国教育部制定出台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新《规定》以专章的形式阐明和规定了高校学生拥有申诉权,
学位
自2015年《执行异议复议规定》支持部分不动产买受人排除强制执行以后,实践中有关不动产的执行异议之诉案件与日增多。针对不动产买受人排除强制执行这一问题,本文分为五部分进行分析、论述。第一部分为我国不动产买受人排除强制执行的司法实践考察。本部分通过对人民法院观点的整理以及对裁判倾向的分析与归纳,总结提炼出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三个争议点:第一,不动产买受人基于何种法理基础得以排除强制执行;第二,不动产买受
学位
联合信用惩戒是我国实施信用治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机制。失信行为认定是实施信用惩戒的前提。当前,实务规范和理论学说对失信行为认定各有侧重,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实务中,关于失信行为认定的法律依据位阶过低,各地做法亦不统一,并且对失信行为采取扩张解释的态度和做法,进一步导致联合信用惩戒实施的泛化和失序,给信用治理造成了合法性与正当性危机。理论上,对于失信行为认定的研究也过于简单,未能对信用治理实务
学位
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文化产生了碰撞。虽然人们的文化选择更多,但是精神世界却更加空虚,于是产生了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与之相关的“承认”研究也就跃入人们的视野。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阿克塞尔·霍耐特对于承认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霍耐特用“承认”与“蔑视”这对矛盾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承认”是主体追求“好的生活”目标的基础,“蔑视”是主体被排斥所受到的道德伤害。“社会冲突
学位
本文在前人丰硕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力图从切实解决我国现实困境出发,论证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并基于域外历史衍进及我国本土环境,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构建我国本土化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建议,为个人破产免责立法提供参考。第一部分从破产免责制度理论出发,介绍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概念内涵、规则制度、价值理念功能等。对破产免责制度所蕴含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介绍,揭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本身得以安身
学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与需要,相继出台了以全面“营改增”为代表的结构性减税、以“六税两费”减免为代表的普惠性减税降费以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的减税降费措施。我国税收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逐年下降,从2015年占比18.1%下降至2020年的占比15.2%。为贯彻“为民轻税”的理念,在保证必要的财政收入前提下,尽量减少税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扭曲
学位
资产证券化对于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突破传统资产证券化固有的发展困境。但是,在区块链应用于资产证券化的新模式下,由于金融业和互联网业的高风险特征相结合而存在天然的法律纠纷和金融风险,给现有监管框架及治理结构带来了新挑战。因此,当前亟需完善区块链应用于资产证券化的顶层设计,穿透金融科技的本质,构建区块链应用于资产证券化的法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