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春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春、夏季降水的关系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湿度的气候效应是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与冻融过程相关的北半球春季土壤湿度的异常,通过影响地表的水分循环和能量收支,对北半球降水变化以及大气环流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土壤湿度—降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内在物理过程对认识全球气候系统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北半球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选取了两个关键区(北美中部和欧亚西南部)分析了北半球土壤湿度年际变化的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SVD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北半球春季土壤湿度与春、夏季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了春季土壤湿度对同期以及后期降水的影响;并探讨了北半球春季土壤湿度对春、夏季大气环流影响的可能物理机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北半球年、季节平均的土壤湿度的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中国西部、蒙古高原等中低纬地区(20°N-40°N)。北半球春季土壤湿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土壤湿度年际变化的大值区与北半球季节性冻融区有着较好的对应,说明土壤湿度的年际异常受土壤冻融过程影响。土壤湿度的变化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中国西南地区和北美北部等地区的土壤湿度有增加趋势,而在中国东北以及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土壤湿度存在下降趋势。
  (2)北半球土壤湿度异常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土壤湿度与冬季土壤湿度变化的空间型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具有相似性。在中国东北等地区土壤湿度在不同季节变化趋势不同,春、冬季的土壤湿度存在有一定的增加趋势,而在夏、秋季的土壤湿度呈现出减少趋势。
  (3)北半球近30年年降水在北美南部地区、东欧平原、中国东部等地区表现为减少的趋势,而北美北部地区、东欧平原以西、青藏高原等地区的年降水有增加的趋势。降水年际变化的大值区基本都在中低纬地区,而这些降水的变化和土壤湿度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
  (4)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春季土壤湿度和春季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局地正反馈关系。春季降水与春季土壤湿度空间分布基本呈同步变化。北半球春季土壤湿度和夏季降水的空间异常模态在过去30年的演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北半球中、低纬春季土壤湿度减小(增大),而西伯利亚高纬度地区土壤湿度增大(减小)时,对应的夏季降水变化在中、低纬地区也是减少(增加),降水在西伯利亚地区增加(减少)。
  (5)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和春季500hPa位势高度异常基本呈反向变化,500hPa位势高度负异常对应土壤湿度正异常。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与春季500hPa位势高度场、200hPa纬向风场存在显著相关,土壤湿度异常增加时,季节性冻融区偏北的对流层高层存在东风异常,偏南存在西风异常时,气旋性环流异常导致局地的上升运动,有利于局地降水,进一步导致局地土壤湿度维持较湿的水平。
  (6)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大气环流在季节性冻融区存在较好的滞后关系。当春季土壤湿度为负异常时,夏季500hPa位势高度为正异常,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200hPa纬向风的关系与春季相似,当季节性冻融关键区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增加时,夏季的局地对流层高层存在气旋性环流,上升运动导致局地降水增加,而春季土壤湿度较小时,反气旋性环流导致的下沉运动抑制局地降水。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通过多普勒雷达资料得到三维的降水场数据,本文联合GPM/DPR资料和国产的天津CINRAD地基雷达资料,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得到一种基于雷达资料的三维降水率反演模型,并与Z-I反演模型和区域最优化Z-I反演模型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第一,筛选出2017年到2019年5月至9月内GPM/DPR与天津CINRAD共同探测到的所有降水个例。第二,利用几何匹配法将GPM/D
学位
闪电始发和先导等过程一直是闪电物理研讨的前沿热点。本文基于广州慢电场连续观测阵列系统获取的雷暴数据,结合粤港澳闪电定位和气象雷达资料,对地闪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的地闪回击定位效率进行评估,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对首次回击在雷暴核不同位置处的地闪过程分析,发现在不同雷达回波区域的初始击穿脉冲簇和首次回击电流有明显差别。在强雷达回波区域的53例地闪过程,其IBP持续时间(TD)、I
学位
随着气候变暖的持续以及辽宁地区葡萄种植业的迅猛发展,对葡萄灾害风险的区划以及未来预估的需求增加。本研究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以葡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CMIP5统计降尺度多模式进行评估优选,选取模拟未来RCP4.5情景下极端气候较好的模式;分析历史及未来RCP4.5情景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和周期变化;进一步制定葡萄日灼及晚霜冻风险指标,指出历史及未来RCP4.5情景下葡萄日灼和晚
学位
下垫面是低层大气运动的边界面,影响着地球系统陆-气界面的能量收支和物质交换过程。固态下垫面上的地表颗粒物作为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状况和人体健康等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历时3年在我国北京市、甘肃省兰州市和湖南省张家界市等16个地区开展地表颗粒物样本采集工作,揭示了道路沉积物、农田土壤和沙漠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氧化物和重金属含量的差异。结合样本采集结果和文献数据,重构了一套我
学位
学位
通过对1979-2018年NINO3.4指数和第二年夏季西北太平洋(WNP)降水异常的分析发现,厄尔尼诺强度与第二年夏季WNP降水异常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拉尼娜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分为东部型和中部型以后发现,东部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次年夏季WNP降水的影响不对称,东部型厄尔尼诺强度与次年夏季WNP降水异常为负相关关系,而东部型拉尼娜与次年夏季WNP降水异常关系并不显著。相反
学位
雷暴是一种伴有闪电和降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在全球能量和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闪电作为雷暴天气中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对电力、交通、广播、通讯、石油、化工、航空和航天等都有重要影响。亚洲夏季风与青藏高原的相互作用,使得高原和整个亚洲季风区的雷暴和闪电活动都非常活跃,并表现出独特的区域性特征。本论文利用16年(1998~2013年)TRMM卫星观测资料,研究了亚洲季风区闪电与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并
平流层中大尺度经向环流Brewer-Dobson环流(BD环流)在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以及物质能量交换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变化也与诸多平流层和对流层过程存在联系,且对对流层天气气候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论文利用多种再分析资料和模式资料,首先分别研究了平流层经向环流和对流层经向环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然后分析了平流层经向环流和对流层经向环流之间的协同变化及其联系,最后讨论了平流层BD环流影响
学位
水分循能够环维持全球水资源的动态平衡,水汽是成云致雨的物质条件。水汽输送作为地球大气水分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其强弱、路径以及辐散辐合能够直接影响降水的强度与范围,对区域水分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变暖气候背景下,水循环的变化会对区域性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以及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从水汽收支诊断方程着手,利用再分析资料和模式模拟输出资料,探究了现代和过去不同气候背景下的水循环
热带气旋等对流系统的预报及高原短期气候的预测是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通常数值天气预报中对流系统预报由于积分时间较短,预报结果和大气初值场紧密相关,而短期气候预测中由于长时间的积分,结果对缓变的土壤湿度边值场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而资料同化则是改善这些初边值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辐射率等资料,引入新型卫星洋面风观测资料数据及外场试验雷达风廓线数据,评估资料同化对对流系统模拟的影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