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制裁中的人权保护 ——以联合国经济制裁为视角

来源 :甘肃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k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经济制裁最初作为一种重要的战争辅助手段,是对破坏国际条约、违背国际义务的国家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经济制裁逐渐代替军事制裁频繁使用。但是,在国际经济制裁的实施过程中却发现经济制裁所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有时并不亚于军事制裁。随着国际社会对人权保护的重视,国际经济制裁所带来的人权影响也备受关注。联合国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经济制裁是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方式。联合国在实施国际经济制裁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制裁的政治效果,还要关注人权保护问题。如何在保证国际经济制裁的制裁效果的同时尽量避免或者减轻其所带来的人权影响,这是实施国际经济制裁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平衡国际经济制裁的效率与基本人权的保护,才能够达到制裁的真正目的,进一步实现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从联合国实施国际经济制裁的国际实践来看,在联合国对伊拉克和朝鲜的经济制裁中,不论是在制裁的内容和范围上,还是在制裁推进过程中的相关辅助性举措上,都考虑到了国际经济制裁可能引起的不利的人道主义后果,尽量实现国际经济制裁与人权保护的平衡。然而,即便如此,过度的国际经济制裁仍不可避免地加重了人权灾难,给人道主义救援造成了困难,也使得人道主义活动政治化从而背离了人权保护的目的。值得肯定的是,在战争被全面禁止的当代世界,国际经济制裁对被制裁国的确能够产生逼其就范并接受国际法约束的威慑,国际经济制裁仍是对违反国际义务的国家的一种有效制约手段。在对国际经济制裁的政治效果进行评价时,应该综合判断,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因为国际经济制裁除了针对被制裁国产生政治效果,还对其他国家产生警示的政治效果。在联合国实施国际经济制裁的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制裁的政治效力,还应注重人权问题。因忽视人权的保护而造成严重的人权灾难,这是与国际法的价值背道而驰的。国际经济制裁与人权保护也并非相互对立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其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基于国际经济制裁造成的人权影响,笔者从单边经济制裁与联合国经济制裁两方面对国际经济制裁中如何实现人权保护的平衡提出了一些建议。在进行单边经济制裁时,制裁国应遵守必要性、比例性原则,明确并区分经济制裁的目标与范围,有针对性地行使国际经济制裁,对受经济制裁影响的第三方进行人道主义救济。当联合国进行国际经济制裁时应遵循人道主义例外的原则,建立经济制裁的评估机制,并定期审查以进一步保证国际经济制裁的合理化运行,使得国际经济制裁顺应时代的要求,在达成应有目的的同时实现人权保障的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的英文原文节选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人工智能、思维和社会小组的负责人苏珊·施耐德(Susan Schneider)的著作《人工智能化的你:人工智能及思维的未来》(Artificial You:AI and the Future of Your Mind)。作者用科学严谨且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了AI的意识、人类与AI结合的可能性及相关难题。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译者运用多种
本篇翻译报告原文节选自南希·韦伯斯格里森(Nancy W.Gleason)编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该书探讨了高等教育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笔者选取第七章为翻译章节,该章以新加坡为例,详细描述了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三项基于教育的倡议,以解决第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选自《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互联互通面临困境:从土地和地理空间信息角度提升城市和农村抗灾能力》中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介绍空间技术支持给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带来的好处,以及空间技术支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7个目标的关系。本报告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翻译文本进行分析,找出文本的特点,并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下,以译文读者为中心,运用增译、减译,分译,合译等翻译技巧,改变句段形
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文选自《我们为何失眠》(Why Can’t We Sleep)中第八章至第九章,主要阐明与睡眠相关的问题。人们对睡眠的认识不断加深,却依旧面临着各种睡眠问题。作者通过介绍与睡眠相关的事物如创伤和梦,揭示出睡眠背后的科学依据,最后作者从不同方面给出了摆脱失眠的建议。根据彼得·纽马克的文本划分类型,原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应采取交际翻译理论。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译者以主要遇到的翻译难点为例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原文为《癌症革命》(The Cancer Revolution)一书的第八章。本书是介绍癌症及帮助癌症治疗方法的科普读物,从医学角度解释了癌症的根源、诊断及治疗,并介绍了常规治疗方法之外的预防、治疗方法。本翻译项目选择的章节主要介绍压力对癌症的影响,以及瑜伽、太极、气功、芳香疗法及情绪疗法等减压方法。报告作者所选原文为科普文,目的是向非专业人士介绍专业知识,内容严肃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原文选自吉尔·布莱克(Jill Blake)编著的《能量医学:科学又神秘的疗法》(Energy Medicine:The Science and Mystery of Healing)中的第二章“连接的科学性”(The Science of Connection)。节选章节主要介绍科学界发现电磁场进而研究量子物理的过程,转而联系作者个人经历与看法,寻求科学与能量医学之间可能
本文认为蒋子龙的改革小说创作经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其改革叙事有内在的调整和进步,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进步性体现在蒋子龙在改革叙事中不断地调整自我创作,叙事焦点由“改革”到“人”的转移,越来越注重改革中的私化个体;局限性在于蒋子龙创作的精神内核与此前“文革”文学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导致改革文学存在价值观的危机。蒋子龙在叙写改革时,不断地求新求变,这使“改革”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但精神内核的局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自吉斯利·汉内斯·古德琼森(Gisli Hannes Gudjonsson)的《虚假供述心理:40年科学和实践》(The Psychology of False Confessions:Forty Years of Science and Practice)第四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的虚假供述类型,尤其突出环境压力下警察审讯对嫌犯口供内容的影响。对该书的翻译有助于普及法律心理学
身体名词的研究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研究,对于其在历时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比较丰厚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角度是以“V+N身体名词”这一比较典型的短语结构出发,以期了解到这一结构与词汇的关系。本文选取唐代高僧义净(635-713)所译佛经67部,以及2部作品,总计69部。经过删选符合该结构的语料将近7000条,这为结构研究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研究资料。义净的译经语料来自初唐时期,包含了丰富的口语色彩,表现了广阔的
近年来我国已经多次发布有关上市公司退市的规定,但遭到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依然较少,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仍存在“难退市”的现象。而中弘股份作为我国A股市场首家由于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而遭强制退市的公司,开启我国上市公司面值退市的新局面,对于A股市场具有警示意义,对于整个资本市场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弘股份为研究对象,基于系列理论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造成该公司强制退市的原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