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设计鼻内镜手术医护四手操作配合模式流程,解决目前临床鼻内镜手术及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基础调查阶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和专家会议法熟悉传统鼻内镜手术配合及患者照护模式,明确传统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及手术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本研究的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配合方法和持镜护士角色;第二部分: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文献回顾和专家建议,初步建立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配合流程,明确术中具体配合项目,培训持镜护士上岗和制定术后个体化护理方案。第三部分:实践和探讨该配合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1)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3月-8月符合入选条件并知情同意后愿意参加本研究的鼻内窥镜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每位患者一侧鼻腔进行传统手术模式,另一侧鼻腔进行医护四手操作配合模式,数据收集采用双盲法,根据患者鼻窦CT和两侧手术时间、出血量来评价两种配合手术效果的差异性;(2)分别对科室35名医护人员在2015年8月-2016年1月和2016年3月-8月期间分别两次发放《医护合作量表》(NPCS)进行问卷调查,两次问卷全部收回,比较两个时间段的医护合作情况;(3)与此同时,在以上两个时间段收集在耳鼻咽喉科进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各50例,按研究时间先后分为传统组和新型组,分别发放和统计《患者对我科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术前症状等基础资料数据方面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c2)和mann-whitneyu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步用以上指标来评价该配合模式的临床价值。结果:第一部分:通过检索近30年相关文献,组织太原市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耳鼻咽喉科6名主任,5名护士长及4名资深护士等15名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明确了传统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盲目性”,没有做到精细、连续护理;传统的手术配合方式,即术者“单手操作”,一手持镜,另一手进行夹持、咬切、撕扯等动作,手术难以精细,且长时间对术者造成身体不适引起相关职业病,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医护四手操作的配合,让护士担当持镜角色,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第二部分:初步建立了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配合流程,完成了持镜护士的培训,明确了术中具体配合事项,完成了个别病例术后精准护理的制定。第三部分: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为试行科室,初步评价该配合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数据分析显示,传统“单手操作”的平均时间为39.3min,医护四手操作平均时间为30.6min,医护四手操作比“单手操作”手术时间缩短了21%,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统计量t=2.096,p=0.039<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两侧手术时间具有线性相关趋势,且医护四手操作配合一侧时间少于单手操作一侧时间,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更小,配合效果更加稳定;医护四手操作一侧手术出血量(102.98±12.856)ml相对单手操作一侧(143.86±15.013)ml显著减少(t=14.62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医护四手操作之后科室医护合作和患者满意度为(89.76±3.450)分、(90.04±3.47)分相比实施之前科室医护合作和患者满意度(76.76±4.627)分、(86.42±2.771)分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927、-5.759,p<0.001、p<0.001)。结论:1.传统鼻内镜手术配合及患者护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并提出了鼻内镜手术医护四手操作配合。2.设计建立的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配合模型,包括了对持镜护士的培训,涵盖了持镜护士在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工作的全部内容,明确了具体工作细节。3.新型配合模式与传统手术模式“单手操作”相比,在手术效果、医护合作以及患者护理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但还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