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霉素的生物合成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重霉素(Quartromicins)是从东方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orientalisNo.4427-8中分离到的一系列具有良好抗病毒活性的螺乙酰乙酸内酯类天然产物。它们具有全碳的32元大环骨架,包含由不饱和碳链邻接的四个螺乙酰乙酸内酯结构单元。相邻螺乙酰乙酸内酯单元的立体构型相异而相对的立体构型相同,使得整个分子呈C-2对称。本文针对四重霉素的生物合成展开了研究,以期阐述四重霉素骨架构建相关的一些独特而新颖的酶催化途径。  本课题组已经成功获得了四重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并阐释了四重霉素构建所需的长短两条聚酮链由一套PKS蛋白通过“链跳跃”的机制负责形成。在此基础上,我阐明了螺乙酰乙酸内酯家族化合物生物合成中通用的乙酰化/消除策略来构建环外双键。我首先设计了酶活性测试所需底物的合成路线,并顺利获得了底物104和105。通过生物信息学比对分析,猜测在所有螺乙酰乙酸内酯家族化合物基因簇内均严格保守的QmnD3和QmnD4可能负责104和105的脱水。体外生化实验证实了脱水采用了“乙酰化/消除”机制:酰基转移酶QmnD3先对底物104和105的羟基分别进行乙酰化得到Ac-104和Ac-105,α/β水解酶家族蛋白QmnD4对Ac-104和Ac-105进行脱乙酸形成后续[4+2]反应的前体106和107。酶反应动力学显示乙酰辅酶A可能为QmnD3的真实酰基供体,定点突变实验验证了QmnD3保守的H227xxxD231基序对其活性至关重要。QmnD4代表了一类新型的具有烯醇化能力的α/β水解酶家族蛋白。通过对它的深入研究,我们提出了其催化脱乙酸的可能“二元催化位点”机制。  接着,我对螺乙酰乙酸内酯结构单元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探索,并成功构建了后续研究所需的异源表达喂养体系。首先对11个候选基因进行了系统的蛋白表达纯化,获得了QmnF、QmnH、QmnI、QmnK和QmnM共5个可溶性蛋白。使用104和105作为酶反应底物,加入得到的5个蛋白并串联QmnD3和QmnD4在体外进行了“一锅法”测活,但是没有检测到任何新的产物。转而进行异源表达喂养实验,通过黏粒改造和基因拼接的方法得到了两个异源表达质粒8-18-5和pIB-All,分别将它们导入链霉菌S.lividans1326并进行了底物104和105的喂养。在S.lividans-8-18-5喂养体系中检测到了一个新的化合物,根据质谱信息推测其可能为发生了一步[4+2]环加成反应的中间体。同时大肠杆菌异源喂养的可行性也得到了初步验证。这为后续有关四重霉素四个螺乙酰乙酸内酯环的组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该论文着重于胶体金标记免疫方法测定吗啡的研究.鉴于该组长期从事水凝胶相变分离免疫分析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以首次尝试把胶体金标记引入到水凝胶相变分离系统中,利
工作温度范围是电源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了适应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电源系统应具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国标民用要求其工作温度范围在-20~60°C。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很难在如此宽的温度范围内高性能的稳定工作。本论文通过构建宽温电解液体系拓宽锂离子电池可稳定工作的温度范围,使其在-20~60°C具有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平台电压,同时保持优良的高低温循环稳定性。目前提高锂离子电池宽温性能最行之有效的
该文选择适当的结构基元主要采用簇模拟方法计算硼酸盐化合物的物理性能参数,并对有关的性能进行理论研究.同时合成和结构表征了两个硼酸盐晶体.该论文表征了两个硼酸盐晶体.
核酸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机理与作用规律有助于阐明DN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另外,发展低污染、高灵敏度、高选择性DNA识别探针,对环境分析、临床分
本研究工作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一种含纳米TiO2的有机硅涂料对NOx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研究  利用含TiO2的有机硅涂料对NOx进行了气相光催化氧化净化研究。在一定
为了合成具有更高催化活性依然远比水解酶模型,结合前人所做的工作,该文设计并合成以三(2-氨基乙基)胺(tren)为配合物[(tren)Co(NHOH)(H
石墨烯是碳原子按sp2轨道杂化方式紧密排列形成的六角蜂窝状品格的平面结构。特殊的结构赋予了石墨烯多种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为此引起了广泛关注。大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和高
活性小分子的靶点鉴定是化学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现代药物研发的关键。鉴定活性小分子的生物靶点,能从根本上解释其作用机制。本文综合运用亲和色谱法、活性导向
本论文主要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膦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通过钯催化的选择性碳氢键芳基化反应合成膦手性化合物,通过铑催化的不对称1,4-加成反应合成手性双膦化合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