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保罗·哈丁小说《修补匠》中的混沌与秩序的关系。第一章采用叙事学方法分析叙述的时间安排。乔治的弥留时刻以顺时叙述为主,代表“当下”,体现一种“秩序”;而家族旧事以及老书的片段章节则代表“过去”。在小说里,“过去”打破了“当下”的顺时叙述,从而瓦解了“秩序”,让小说的叙事时间看起来凌乱不堪。这种因时间引起的内在冲突体现了“秩序”与“混沌”的交互作用。第二章则着重分析其它的文本证据,特别是“钟表”这一形象与“人”的关系,从而揭示该小说中“混沌”与“秩序”的交互关系。在文中,房屋的倒塌,钟表的损坏,家人罹患疾病,幻觉和意识流,都是“混沌”的象征;而与此相对的,房屋的建构,钟表的修理和上弦,给病人看病,把霍华德送到精神病院,以机械论的方式讨论人的肉体和精神,以及修表匠的手册,则代表了“秩序”。第三章用后现代的角度,为这种交互关系做了文化解读,认为“秩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启蒙思想,而接受“混沌”则是后现代的一种表现。最终两者的关系由内在的对立回归为一种和解:作者把“混沌”视为一种更大范围内的“秩序”,一种无可规避的强力,而人应当平和接受宇宙和人生充满“混沌”(疾病、死亡、不确定性等)这一事实。这样,可以认为《修补匠》这部小说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后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