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虫蜡酯合酶基因表达动态和初步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资源昆虫,其2龄雄幼虫所分泌的白蜡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医疗、食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研究表明,不同生物体内存在保守的蜡酯合成途径,在不同生物中,蜡酯最终都是在蜡酯合酶(wax synthase,WS)的催化下由长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醇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因此,WS是催化蜡酯合成最关键的酶。本研究在前期鉴定到白蜡虫ws基因的基础上,围绕基因表达动态、基因体内功能和体外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昆虫细胞表达、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等方法,分析了白蜡虫ws在不同虫态、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验证了白蜡虫ws基因表达动态与白蜡虫泌蜡特点一致,ws基因沉默导致白蜡虫泌蜡量显著降低,WS体外表达具有生成蜡酯的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对白蜡虫雌雄虫不同时期ws基因进行检测发现,ws基因在整个2龄雄幼虫都上调表达,尤其是在2龄雄幼虫前期;对不同组织进行检测发现,ws基因在雄虫表皮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器官,与白蜡虫泌蜡特点一致;(2)体外合成了ws dsRNA进行RNA干扰,经RT-qPCR检测,相比于空白对照和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dsRNA对照,RNA干扰后白蜡虫雄幼虫体内ws表达下调,RNA干扰后发现ws实验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和gfp dsRNA对照组单头泌蜡量降低;(3)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白蜡虫ws基因在BmN家蚕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表明,WS表达成功,且表达量在转染36小时时较高;(4)加入底物24酯酰辅酶A和24C脂肪醇,利用表达产物进行体外酶活反应,HPLC检测产物有酯的生成。以上研究表明,鉴定到的白蜡虫ws基因是白蜡虫泌蜡的关键酶基因,对于研究白蜡虫泌蜡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Delphi 4的WebBroker技术 (由WebServerApplicationWizard和DatabaseWebApplicationWizard组成 ) ,以及TWebModule、TWebResponse、TPageProducer等组件 ,
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其中能源问题尤为严重。太阳能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处可得、安全、清洁等特点,成为解决“3E”问题的有效途径。太阳能电池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太阳能应用的重要方式之一。CuInSe_2(CIS)是一种直接带隙材料,光吸收系数高达6×105cm~(-1),而且制造成本低、转换
M1卡被破解之后,CPU卡凭借相对于逻辑加密卡安全性更高、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大、应用更灵活的优势,备受市场青睐。相比ISO7816接触式CPU卡,ISO14443-A非接触式CPU卡交易时间
本论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单晶Si衬底上制备ZnO薄膜,研究了不同衬底温度对ZnO薄膜形貌、结晶和发光等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了一系列氧化锌薄膜,保持其他生长参数不变,调节改变衬底温度分别为室温、100℃、200℃、300℃、400℃和500℃。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氧化锌薄膜的表面形貌,在中间温区200℃和300℃时沉积的氧化锌薄膜最光滑,成膜均匀致密,表面粗糙度较小。使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满足矿井监测中对环境信息采集和人员定位的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矿井监测中的应用,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平台做
我们克隆到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中的耐热对硝基酚磷酸酶(thermostable p-nitrophenylphosphatase,TNPPase)基因,将其编码区cDNA连接到pQE30表达载体中,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32位开源微处理器0R1200的实时操作系统硬件加速器SoC系统的优化设计及ASIC实现,对设计中的FPGA原型转换方法,逻辑综合、形式验证与静态时序分析流程,布局
目前,数据采集设备一般通过PCI总线或者USB接口向计算机传输数据。这两种方式虽然能够满足需求,但同时存在着复杂度高和传输距离短的局限性。将以太网技术和FPGA相结合,在FPGA中
CD8+T细胞在机体应对肿瘤细胞、病毒感染以及胞内病原体感染所进行的免疫调节和有效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初始CD8+T细胞经过活化后可以分化为CD8+效应性T细胞或C
混沌是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类似随机的现象。基于混沌的信号处理作为非线性信号处理中的重要分支,已广泛应用于气象学、自动控制、地震学、生物医学工程、海洋探测、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