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氨醇单胞菌对废弃橡胶脱硫效果与机理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ghngfh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飞速发展,橡胶的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产生的废弃橡胶逐年增多,废弃橡胶的回收再利用成为主要问题。橡胶的废弃污染处理迫在眉睫,而微生物处理橡胶的方法较为经济环保,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潜力。本实验通过引入诱导脱硫的概念诱导鞘氨醇单胞菌对胎面胶GTR进行脱硫,诱导剂有单质硫、二烯丙基硫醚和二苯并噻吩。三种诱导剂在浓度梯度下分别与菌种共培养,通过对脱硫胶片表面进行材料的性能分析、亲水性测试、表面官能团测试及表面元素含量测试等表征手法,确定最佳诱导剂为二苯并噻吩,其最佳诱导浓度为0.5 g.L-1。在此条件下GTR脱硫后的溶胀度提高26.24%,溶胶分数降低了14.66%,交联密度下降了34.94%;同时通过ATR-FTIR红外谱图表征DBT在最佳浓度下诱导脱硫后,胶片表面有明显的亚砜基官能团增加及C=C双键峰值的下降;通过EDS能谱侧脱硫GTR胶片表面的S元素含量,S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下降了22.76%。说明此种诱导条件对鞘氨醇单胞菌脱硫GTR有显著的诱导效果。其次,根据最佳诱导条件的确定,将其应用范围扩展到其他类型的橡胶中,对天然胶(NR)、丁苯橡胶(SBR)以及胎面胶(GTR)的诱导效果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此诱导脱硫条件下丁苯橡胶的诱导脱硫效果最明显,由于丁苯橡胶由1,3-丁二烯和苯乙烯聚合而成,结构不似天然胶和混炼的胎面胶紧密,使微生物作用较为容易,脱硫效果明显,同时说明诱导脱硫条件的广泛应用性。丁苯橡胶的脱硫效果主要表现在诱导脱硫后,溶胀度增加了29.21%,接触角降低了20.51%,表面S元素的含量降低了29.73%。最后基于诱导脱硫效果的显著及成功拓展,进一步探讨鞘氨醇单胞菌脱落GTR的机理。本实验通过“点-线”扫描法检测到诱导脱硫深度可达10微米,大大推进了脱硫深度的研究,并首次提出脱硫深度随机性对检测的误导作用。同时,本实验首次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诱导脱硫的菌液中有明显的硫酸根离子生成,与对照组相比,进行GTR脱硫的菌液硫酸根的含量增加了17.68%,从而首次明确验证了微生物脱硫途径为“4S”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处于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所使用的保养品也越来越多,室内降尘与个人护理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且接触频率非常高,因此研究室内降
摘要:CO2非混相驱的主要采油机理,是降低原油的粘度,使原油体积膨胀,减小界面张力,从而提高采收率。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部分层位CO2过早突破,一方面严重降低气驱的波及效率,另一方面油井气窜后,CO2将对油井举升系统、地面工艺设备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芳48区块油井见气后为提高气窜井开井时率所采取综合治理方法,对注气区的长远规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时率 CO2非混相驱 气窜井  一、
针对现有的去除图像乘性噪声变分模型存在"阶梯效应"和图像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严格凸性的去除图像Gamma乘性噪声的全变分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Gamma噪声的数学特征,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和贝叶斯公式导出了全变分模型的保真项,引入协调项,并利用一种新颖的混合测度构造了新的模型。再使用交替迭代最优化算法,给出了数值解,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迭代序列的收敛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有很好的去噪效果,在
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开发城建信息信息资源的六条途径。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作为生物质燃料、化石燃料等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球形颗粒物,飞灰携带了较多的重金属、硫化物及有机污染物等易挥发组分。表层
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光交换网络模型及节点结构,并在此模型结构下,针对长时低速业务流,给出了一种条件汇聚机制。该汇聚机制能根据业务流的到达状况,动态采用不同交换模式,从而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汇聚机制能提高链路带宽利用率,从而提高网络的吞吐率。
黄铁矿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金属硫化矿物,普遍的存在于各种尾矿堆、废石堆以及各种贵金属伴生矿中。黄铁矿在自然条件中,受到各种氧化物及微生物的作用并在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
在需团队协作完成的工作流应用中,不同类型任务需要经过多级的人来完成。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随着任务历史数据的积累,可在现有数据前提下判定新来任务是否可以跳过固有业务流程。以贝叶斯网络为理论基础,结合移动广告系统审批流程的特点,对任务跨级分配的可行性建模分析,减少非必须的任务处理流程和任务在系统中的流转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流系统的吞吐量和任务的处理效率。
针对COVID-19新冠疫情下,线上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设计基于Quartus Ⅱ的数字逻辑实验教学方案,通过具体案例描述的线上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
人类出行具有规律性,对人类移动规律构建移动模型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现有移动模型通常基于人类出行距离具有标度性这一假设,且未考虑出行次数和基础设施网络的影响。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