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疯女人:《南京安魂曲》的精神哀悼和集体忧郁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vf43g43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运用弗洛伊德、埃里克·山特纳、多米尼克·拉凯普拉及朱迪斯·巴特勒等人的精神和社会哀悼理论来审视哈金的《南京安魂曲》,看这部小说中集体和个人丧失如何进行协商和互动。本文采用病症式的阅读方法,展示了安魂曲在流散身份层面与国家层面上的忧郁和丧失的症状。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这两种症状在小说中并没有得到有意识地反思。例如在处理以疯女人玉兰为代表的“直接受害者”时,哈金对玉兰作为精神丧失对象的处理反而重复了使玉兰的无法得到哀悼的前提。更重要的是,依照这种哀悼的方式,南京大屠杀无法作为历史创伤被真正接受和承认,反而被转换为欲望的投射。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哈金的《南京安魂曲》缺少对写作主体与历史事件的移情关系的足够反思,使其无法达到其所宣示在集体的层面为南京大屠杀哀悼的目的。同时,通过以上分析,《南京安魂曲》的哀悼主题显示为修复流散身份而非在集体层面上对创伤事件的修通。从这个视角来看,这部小说也展示了中国流散作家的南京大屠杀作品中的一套修辞和叙事规范,这种规范非但没有促进,反而阻碍了集体哀悼。此外,以这部小说为个例,本文也希望从侧面探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南京大屠杀作品可能需要去面对的一些伦理和政治问题,尤其是海外流散作家笔下的大屠杀。一方面,这批作品试图对南京大屠杀“去符号化”,修通围绕着南京大屠杀的集体忧郁,并有意跨越种族和国家的界限,将其打造成国际经验。但这种尝试不断被作品中所内化的等级制的人性和殖民话语所阻碍。另一方面,在跨越界限的同时,九十年代后期的“反叙事”往往将受害者、合作者和加害者在救赎的主题下混为一谈。这种受害者的平均化和平等化使得受害者这个概念变得毫无意义,由此这种去符号化的尝试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在这个意义上,《南京安魂曲》也是对南京大屠杀的集体忧郁修通失败的寓言。
其他文献
由于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相关史料的缺乏,他的作为教师的身份长期不受关注。然而在现代中国文学教育事业中,周作人其实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对新文学的学院化颇有
台湾作家施叔青一生辗转于台、港、美三个岛屿之间,戏称自己为“岛民”的她在香港时期的作品达到其创作的巅峰期。其间,施叔青不再将目光局限于女性世界,而是超越两性,放眼社
明代中后期民间俗说的考辨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发展和学风变化的情况。考辨成果多散见于杨慎、陈耀文、胡应麟、王世贞、谢肇淛、方以智等人的著作中。他们主要运用溯源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是信息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兴趋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实质是教师
在近代诗坛中,沈瑜庆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作为林则徐的外孙、沈葆桢的季子,他幼承庭训,克绍前美,怀抱经世致用的思想,试图力挽狂澜。他经历了中法战争、戊戌变法、甲午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两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本体论问题进行介绍,从多学科的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进行梳理,同时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可
高中美术开设了美术鉴赏课程,美术鉴赏是我们用自己习得的相关美术知识、视觉感知能力和相关经验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解读,通过实践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以废弃的虾壳为原料制备壳聚糖,以壳聚糖为壳、磁性Fe3O4为核、液体石蜡为分散剂、T-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纳米Fe3O4@壳聚糖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红
两宋奠定了当今许多的传统习俗,而重拾宋代的祀神诗词,我们能够看到后起的诗性思维与业已根深蒂固的原始思维相互碰撞,宋人对神明的虔诚信仰与思辨批判相纠缠,两宋的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