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性在中国命运的哲学思考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现代性日益成为全球的焦点问题。一方面,后现代化国家无一例外地渴望拥抱现代性,将现代性设计作为自己富强的动力;另一方面,20世纪西方国家却对现代性做出了严厉的批判,并宣告了“现代性的死亡”。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历程,对现代性在中国的命运的反思无疑不容回避。反思的焦点逻辑地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既然现代性在西方被宣告死亡,那么中国还需不需要现代性?其次,如果现代性在中国仍然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话,那么该如何进行中国的现代性设计?最后,中国的现代性设计如何跳出“现代性死亡”的悖论,避免“现代化的陷阱”?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性问题做一深入的探讨。然而,在我们探讨时,却惊奇地发现,现代性自身仍然是一个尚未厘清的领域,她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为此,本文首先从现代性的元理解入手,拨除迷雾,对现代性本身做了梳理。然后,通过对现代性在中国的语境进行历史具体性分析,认为现代性仍未终结,中国仍然需要现代性,但现代性设计却任重道远,它仍然是我们的“一项未竟的事业”。而现代性进程中的陷阱和新全球化的历史定位,让我们呼唤中国新的现代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是中国新现代性的宣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新现代性设计进行到底,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成了当代中国新现代性设计的应有之义。
其他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治的基本思想启示了它的继承者,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发展,最终演进到将依法治国上升为治国方略。探讨依法治国方略的演进过程对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部分生化指标与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
事实说明 ,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某些可能性是高于一般人群或其他群体的 ,即教师具有较强的心理健康问题“易染性”。究其原因 ,主要有职业本身、社会和个体三方面的因素。
目的分析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过敏性鼻炎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于发病期给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把劳技课列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从而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在教改新形势下,高中劳技课的教育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临床常见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受孕几率产生影响,进而诱发不孕问题。子宫内膜存在侵蚀性生长特征,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异位生长粘附性,子宫
本文从分析塞伯空间文化的基本特征入手,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寻找应对挑战的积极对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是面对塞伯空间文化
变频器和电力电子器件这些非线性电气设备的应用,工业配电中谐波也随之出现。谐波给配电网络设备、用电设备和通信系统等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要采取措施抑制谐波。
翻译实际上就是跨文化信息的语际转换 ,是再现源语信息和思想内容的过程。所以 ,在语际转换的实践中 ,就必然要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信息。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