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颜色类词语研究

来源 :李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學界對於王維詩歌的研究,多集中於文學方面,語言學角度的研究較少。由於王維詩歌中的顏色類詞語豐富,從語言學角度加以研究,能夠進一步理解顏色類詞語的不同意義和多種用法,從而更好地品讀王維詩歌,进而認知唐代顏色類詞語的複雜功能。本文共分爲六個部分。緒論部分首先説明了本文的研究對象並對此加以界定,提出顏色類詞語不僅包括顏色詞,還應該包括提示顏色的非顏色詞;其次介紹了關於唐詩的語言學研究現狀、王維詩歌的研究現狀以及顏色類詞語的研究現狀;最後説明了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至第四章爲論文的主體部分,具體如下:第一章爲顏色類詞語的界定和類别,在借鑒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立足王維詩歌中顏色類詞語的實際情況,將顏色類詞語分成顏色詞和能夠提示顏色的非顏色詞兩個大類,顏色詞包括“黑”“白”“紅”“黄”“青”“紫”“彩”七個色系,每個色系又可以分爲典型顏色詞和非典型顏色詞。提示顏色的非顏色詞可以分成名詞類和形容詞類兩個類别,名詞類又主要包括自然風物、植物動物、人文物象、時刻時令和神態神色等五個方面。第二章爲顏色類詞語的句法功能,主要分析了各個色系的顏色詞在詩句中的句法位置和功能,以此推測顏色詞的性質,同時,也對顏色詞的使用頻率作了統計。對於能夠提示顏色的非顏色詞的句法分析,以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意象爲主,討論其在詩句中的句法功能。通過整理分析,我們發現在詩句中作定語修飾名詞是顏色詞的主要句法功能,作謂語也是顏色詞的常見用法,除此之外,顏色詞還可以作主語和賓語,但此時,顏色詞已經不再指稱顏色,而是發生轉喻指稱事物了。由此我們推測顏色詞兼具形容詞詞性和名詞詞性。非顏色詞中的名詞類詞語在詩句中常作主語和賓語,形容詞類詞語在詩句中常作定語和謂語,是名詞和形容詞常見的句法功能。第三章爲顏色類詞語的語義分析,主要分析不同色系的顏色詞在王維詩歌中所具有的語義內涵,同時也兼顧顏色詞的搭配對象和語義色彩等相關方面的研究。文章還關注王維詩歌顏色的對照組合情況,嘗試尋找顏色組合的特點。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顏色詞的語義內涵主要集中在表示宏偉壯闊、清新活潑、富貴莊重和仙道色彩等四個方面,這和王維詩歌多山水詩、多應製詩、多禪道詩的類型風格是一致的,從顏色詞的使用上可以窺探出詩人的生活經歷和個人志趣。在顏色對照組合上,我們發現詩人王維喜歡將顏色詞與顏色詞在上下兩句詩、甚至同一句詩中照應出現,也存在顏色詞與非顏色詞在上下兩句詩或同一詩句中相互對照的情況,但後者沒有前者常見。王維多運用“青”色系、“白”色系和“紅”色系的顏色詞,將其進行多種組合,這些顏色詞常用來描繪自然中的景物,襯托山水田園的清新可愛。對於提示顏色的非顏色詞的語義內涵分析,本文採取的方法依然是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個意象,討論其在詩歌中出現的語境及寓義,嘗試概括其語義內涵。同時,我們也發現詩人王維同樣十分注重非顏色詞的顏色照應,將非顏色詞和顏色詞相互對照以及將兩個能夠提示顏色氛圍的非顏色詞相互對照,使非顏色詞也很好地做到了顏色上的彼此呼應。第四章爲顏色類詞語的認知研究,此章主要解釋了顏色類詞語形成語義內涵的認知原因,並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顏色意象分析其隱喻轉喻意義。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顏色詞可以通過和某種感覺具有類似的體會而形成某個語義內涵,這是隱喻思維起主要作用的結果;也可以通過和某個事物產生密切聯繫(如爲其所有),而形成某個語義內涵,這是轉喻思維起主要作用的結果;還可以通過隱喻思維和轉喻思維的雙重作用而獲得某個語義內涵。非顏色詞在提示顏色時主要是轉喻思維起作用,名詞類詞語根據名詞所指稱的事物本身來聯想顏色,形容詞類詞語根據形容詞所描述的氛圍來聯想顏色。結語部分是對本論文的梳理和總結。
其他文献
里耶秦简是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出土的一批秦代简牍,为研究秦文化及地方史实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目前学界对里耶秦简的探讨多集中于历史文化及词语考释方面,而从汉字本体角度对其开展系统构形研究的论著较少。本文以《里耶秦简(贰)》为研究对象,从三万余简文中整理出可供分析的不重复的单字1378个;在王宁“汉字构形学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些单字开展构形研究,分析其构形的系统性特征及历史演变趋势,以期对秦汉时期篆隶变革
学位
税务系统在我国国家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作为国家征收税款的权力机关,税款征收的强制性使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若不能履行职责,不仅影响单位公信力,更会造成税款流失,损害国家利益。为了打造风清气正的税收执法环境与营商环境,需要税务系统纪检监察部门发挥作用,有效遏制住系统内部失职渎职及腐败现象。目前,为适应改革发展,国地税机构已完成合并,税收工作站在新的起点,新的税收任务带来新的挑战,纪检部门
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结果本质上是一种教师教育,即培养未来合格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2020年初新冠疫情大爆发之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在实习和就业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从现实情况来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无法走出国门进入既定的对外汉语教师岗位,而来华留学生则无法进入中国学习汉语,这也导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缺乏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在这样的困境中,越来越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走向了国内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岗位。
学位
数字艺术创作者(主体),较之互联网发生前,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当下数字艺术创作者的称谓——传者、受者,生产消费者(PRO-SUMMER),UGC、PGC、OGC,UP主、主播等——已不能涵盖它的实践属性。在多个场境中,数字艺术创作者,已超离了昔日的和即有的系统、场境、框架,成为了多时空界面的无差别节点。节点可以看作是数字艺术创作者“技术/文化”前沿呈现的新属性。本文试图重新理解数字时代艺术创作者
学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胜任教学或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而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较好的知识网络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关键,这就体现了关注教师知识的重要性。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学好电磁学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因为电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但电磁学概念往往过于抽象,对学习者来说难以理解,这时需要教师利用自身的理解和经验对学生加以引导,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关注职前教师对电磁学概念的理解状
学位
神话是人类进化史中延续着文化根源的集体想象的产物,原型正是通过神话显现出的形象。神话-原型批评方法是以历史的眼光重返神话叙述的时代,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找到神话的原点,在现实与想象的交织中将民族精神与文化根性上升至一般性的故事生产中去发现文艺作品的规律。伴随动画技术的迭代与革新,人们对神话的无限想象力拥有了加工创造的可视化途径,神话原型借助动态立体的画面走入影视的视野。今天的动画影像再度翻新远古神话
学位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中央政策文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已经从整体扩容转变到全面提质与不断升级完善上。而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工具之一——财政激励性工具,也得到了不断的增长。然而,由于基础差、历史欠账过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不够明确等问题,我国各地的农村学前教育仍然存在财政支出不足、家庭负担比例过重现象。与城市相比,我
学位
汉调桄桄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在汉中地区演出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戏曲,也是陕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戏曲之一。汉调桄桄是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后,融合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具有汉江上游地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文章共分为五部分,分别是:绪论、汉调桄桄简介、语言研究、文化研究、传承与保护等。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等。第一章介绍汉调桄桄基本情况,包括形
学位
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2018YFC1504802)资助下,围绕物质点法这一适合于对大变形问题建模分析的数值方法展开研究。从改进物质点法以提高稳定性并且简化算法、开发可GPU并行程序以解决物质点法计算耗时大的问题、验证改进算法和程序以及应用到采动边坡稳定性模拟分析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将仿射质点网格法的动量映射格式应用于经典物质点法,提出MPMAPIC,大大
学位
桑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桑果可食,桑叶可用于喂蚕,进行缫丝织帛活动。桑进入文人视野,经其艺术加工,产生了采桑题材文学。采桑题材文学包括涉及“采桑”情节的所有文学作品。本文将先唐采桑题材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采桑题材从产生到流变的发展脉络和原因,以期厘清不同时期文人对桑的审美变化及情感表达,进而发现采桑题材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全文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先唐采桑题材文学的形成。受先民“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