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活体生物荧光成像在锌指蛋白146促脑胶质瘤增殖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rui14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DNA损伤的累积是导致细胞癌变的重要影响因素[1-2],与癌症早期的发生密切联系。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被称为肿瘤三大基因之一,共同存在于正常的细胞中,参与调节细胞正常的生长、分化和增殖。有报道表明DNA损伤修复基因异常[3-5],与恶性肿瘤的演变、侵袭以及对放化疗抵抗等均有着密切关联。锌指蛋白146(Ring Finger Protein 146,RNF146)是一种与DNA损伤和修复有关的因子,通过促使不同肿瘤相关蛋白,如Axin[8]、β-catenin[8-9]、PARP1[10-12]发生泛素化降解,参与调控多种恶性肿瘤生长、侵袭、转移的病理进程。然而RNF146与脑胶质瘤的关系鲜有报道。为了确认RNF146在促进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增殖中的重要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第一部分我们应用了美国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13-14]检索了RNF146的mRNA的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比较,利用脑胶质瘤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染色从蛋白水平对检索TCGA数据库所得的检索结果进行了确认,为后续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是肿瘤动态研究的重要工具。目前常用的荧光成像原理主要集中在荧光蛋白或荧光染料标记下的直接成像或在肿瘤细胞标记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催化底物形成的间接成像等。后者因具有灵敏度高、穿透性强、非侵入和易操作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增殖和转移的研究[15-17]中。为明确RNF146在胶质瘤增殖中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以经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标记的小鼠胶质瘤稳转细胞株GL261-luc为对象复制荷瘤小鼠模型,通过体外基因修饰技术敲减RNF146在GL261-luc中的表达,根据表型变化明确RNF146与胶质瘤发生的关系(第三部分)。然而在外源性基因导入或目标基因敲除过程中常常出现脱靶或其他重要基因功能异常的风险。那些本应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或荧光蛋白的肿瘤细胞稳转株中荧光素酶或荧光蛋白表达常常不再稳定,酶活性降低、蛋白表达异常或多次传代后重要发光物质丢失[49],都会严重影响活体荧光检测效率。因此经体外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在活体种植前有必要进行体外荧光成像能力的检测。我们在复制RNF146敲减的GL261-luc荷瘤小鼠模型前,为保证活体生物荧光成像效果,提前对luciferase标记的胶质瘤细胞GL261-luc进行荧光素酶表达效率、活性及稳定性鉴定(第二部分)。上述工作在了解RNF146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同时,为体外基因修饰对荧光标记细胞活体成像影响的研究提供理论补充。第一部分 DNA损伤修复因子RNF146在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目的研究DNA损伤修复因子RNF146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不同病理分级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筛选515例低分级脑胶质瘤(Brain Lower Grade Glioma,LGG)(Ⅰ-Ⅲ级)和 152 例恶性胶质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Ⅳ级)RNA-seq Level3数据,脑胶质瘤样本中RNF146表达在不同年龄(≤46岁和>46岁)、不同病理类别及不同病理级别(Ⅰ-Ⅲ级和Ⅳ级)间的差异性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法;RNF146表达的高低与临床病人数据资料的比较使用Spearman’s检验法;RNF146表达的高低对患者生存时间所产生的影响的检测方法使用Kaplan-Meier方法。对组织芯片(正常脑组织3例、低分级脑胶质瘤23例、高分级脑胶质瘤64例)分别进行RNF146免疫组化分析,然后采用Spearman’s检验法进一步验证RNF146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Kaplan-Meier以及COX回归分析RNF146表达水平对脑胶质瘤病人生存期的直接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提示,RNF146表达水平在>46岁患者组中显著低于<46岁组(P<0.001);RNF146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中无明显差异(P>0.05);GBM组RNF146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LGG组(P<0.001)。胶质瘤芯片RNF146免疫组化染色表明中低级别(Ⅰ-Ⅱ级)脑胶质瘤中RNF14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级别(Ⅲ-Ⅳ级、GBM)脑胶质瘤(P<0.001)。按照IHC评分把RNF146表达水平划分为高、低表达两组,87%(20/23)的中、低级别的胶质瘤病例中RNF146为高表达,91%(58/64)的高级别脑胶质瘤病例中RNF146显著地低表达。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RNF146低表达的脑胶质瘤病人总的生存时间比RNF146高表达的脑胶质瘤患者显著缩短(P<0.001)。结论通过TCGA数据库检索结合RNF146的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我们首次提出RNF146的表达水平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及生存期的独立负性因素,RNF146水平降低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并且与恶性脑胶质瘤密切相关,与患者生存期降低密切相关。第二部分 RNF146敲减对GL261-luc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与稳定性的影响目的观察干涉病毒下调RNF146表达对荧光素酶稳定转染的小鼠胶质瘤细胞株GL261-luc中荧光素酶蛋白稳定性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无关病毒感染作为阴性对照)的方法下调荧光素酶稳转胶质瘤细胞株 GL261-luc 中 RNF146 表达,通过 real-time PCR(GAPDH 为内参)以及 Western-blot(β-tubulin为内参)确认RNF146的干涉效率。采用Western-blot观察病毒感染对GL261-luc细胞荧光素酶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学检测体系观察慢病毒感染基因片段的整合对荧光素酶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和GL261以及ShRNA-Scramble组相比,ShRNA-RNF146在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P<0.001)。下调RNF146对GL261-luc细胞中荧光素酶蛋白表达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GL261-luc细胞荧光素酶的活性与细胞数呈强正相关;下调RNF146前后的GL261-luc细胞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与传代(30代)后的稳定性(P>0.05)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干涉病毒感染下调GL261-luc细胞中RNF146的表达不影响细胞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及传代后的稳定性。该细胞模型可以用于后续小动物生物荧光成像。第三部分 基于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小鼠活体成像在RNF146促脑胶质瘤增殖研究中的应用目的应用基于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的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RNF146对荷胶质瘤(GL261-luc)小鼠肿瘤增殖的影响。方法将5周龄的雌性BALB/c Nude裸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分别接种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GL261-luc、shRNA-scramble/GL261-luc 及 shRNA-RNF146/GL261-luc 的细胞于裸鼠右侧背部皮下,并设置假手术组(PBS)。一周后行小动物活体成像,腹腔内注射荧光素钾盐,记录荧光面积及单位面积荧光强度,评价RNF146对胶质瘤在体内的增殖速率及增殖活性的作用,每周检测一次,动态观测4周。记录小鼠存活时间,对荷瘤小鼠生存期进行分析。HE染色观察恶性肿瘤组织形态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了解不同分组的小鼠胶质瘤中RNF146及标志性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shRNA-RNF146/GL261-luc组荧光面积(P<0.001)及单位面积荧光强度(P<0.001)均显著高于GL261-luc及shRNA-scramble/GL261-luc,该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下降(P<0.001)。GL261-luc以及shRNA-scramble/GL261-luc组肿瘤形态及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shRNA-RNF146/GL261-luc组RNF146及GFAP的表达分别较其余两组下降2.7倍(P<0.001)和2.6倍(P<0.001)。结论RNF146下调显著促进脑胶质瘤增殖及缩短荷瘤小鼠生存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36例神经元表面抗体阳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为神经元表面抗体阳性脑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病医院确诊为神经元表面抗体阳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脑电图特点、治疗及转归等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急性期脑电图分级与临床病情进行相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SR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病理确诊的398例胃印戒细胞癌,作为胃印戒细胞癌(SRC)组,同时选取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其他组织学类型的胃癌2799例,作为非胃印戒细胞癌(NSRC)组。以SPSS22.0软件为统计工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印戒细胞癌组与
目的1.探讨慢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介入再通治疗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2.探讨慢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不同形态学分型对介入再通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7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慢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介入再通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统计特征、血管危险因素、介入再通治疗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共收集病例23例,其中男性16例(69
目的探讨羟基脲(HU)联合替莫唑胺(TMZ)和放疗(RT)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单纯HU组、CRT组(RT+TMZ)、HU+CRT组(HU+RT+TMZ)四组,其中行克隆形成实验绘制细胞细胞生存曲线时分组为RT组和HU+RT组共两组。采用CCK8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实验检测不同浓度HU/
目的探讨SCLC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SCLC的影像学分型对SCLC的诊断意义,并分析其临床研究特点从而可以有助于SCLC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月就诊我院确诊为SCLC的患者的病例信息(包括胸部增强CT的影像学表现、病例特点、病理资料及肿瘤标记物及诊断手段及治疗。)结果本研究138例SCLC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为98例(71.0%)和40例(2
目的此研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为家庭肺康复,包括康复教育(COPD疾病管理)+康复训练(呼吸肌锻炼+四肢肌肉耐力锻炼),观察家庭肺康复对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及其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急性加重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COPD患者采用抛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吸入药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ug/4.5ug(信必可都保)1吸/次一
目的通过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心电学特点,探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OHCM)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n-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NOHCM)及不同肥厚部位HCM临床及心电生理学
目的回顾性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RA合并CHD的认识,为此类疾病诊治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院2011年6月-2019年8月住院明确诊断为RA合并CHD患者129例,选取同期住院明确诊断为RA且未合并CHD的患者286例,收集记录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实验室、影像学指标及既往用药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A患者合
目的为了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在1型糖尿病(Type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作用,以及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T1DM患者和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NOD/Lt J)模型为研究对象,收集T1DM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T1DM患者外周血Tf
目的 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同构律对“和”思想进行系统性同构律研究;以“和”的同构律为指导,研究“和”思想在中医学理法方药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本文运用的相关研究方法,重点突出了如下三法:文献研究法、数学研究法和中医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重点对中国古典哲学“和”思想进行系统性文献梳理;数学研究法重点从同构律数学公式,尤其以“四象三元”为数学规律演化模版,对“和”发生学的数理研究;中医个案研究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