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啸山庄》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探讨《呼啸山庄》的悲剧意识。拟以黑格尔和尼采的悲剧学说为基础,通过作品分析,就小说的悲剧性特质进行归纳与阐释。论文凡三章。第一章“悲剧精神的突显”,以尼采的悲剧学说为理论基础阐释小说显示的悲剧精神。尼采认为,大千世界,尽管包括生老病死的一切生命形式都在运动或流变,但支配万物的生命力却永恒不朽。《呼啸山庄》的男女主人公希思克厉夫与凯瑟琳的情爱生死故事典型地印证了这一生命运动现象。阐释从三个方面:首先是身体政治说。人们向来对于关涉身体的言说不屑一顾,而对精神层面的表达则趋之若鹜,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身体也会大于精神所能赋予的价值。尼采提出要以肉体为准绳、宣称肉体信仰论,意在强调人之存在的物质基础。文章循此剖析典型形象以揭示其价值。其次是“话语的解构”。尼采鼓吹“权力意志”,认为生物的追求首先在解放自己,生存本身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也是按意识活动的人的本质。小说中最能体现“权力意志”的是希思克厉夫,故通过他与埃德加·林顿的比较,阐释其悲剧气质。再次是“个体生命的张扬”。希思克厉夫的悲剧气质源于本能冲动以及该冲动的放任自流;兹暗合尼采对人之本能的理解:人之欲望与冲动乃一切创造力的源泉;于此基础上对男主人公作进一步探讨。第二章“悲剧冲突的内涵”,拟从悲剧冲突之动因、实质与和解作论述。首先是动因,认为起源于男女主人公由心灵(精神)差异而产生的分裂,因为行为乃心灵所使然。其次是实质,既然冲突源于精神分裂,那么悲剧冲突的实质便是本体的自我分裂与和解;矛盾双方以片面的真理为依据相互排斥,形成悲剧。不应简单地以善恶论是非,因为好的悲剧应该是,一个人犯错,却具坚强意志,而性格又颇具片面性。《呼啸山庄》便类似这样一部崇高悲剧,故要重点分析男女主人公的悲剧性格与命运。再次是“悲剧冲突的和解”,小说女主角通过肉身的解体而达到人格的重新整合,男主角则在复仇的最后感到使灵魂得以拯救的东西,便通过退让与新生力量达成和解,实质是同自身达成和解,因为哈里顿和小凯茜正是他和凯瑟琳的生命轮回。第三章“悲剧元素的运用”,作品使用大量悲剧元素,很好地烘托了悲剧氛围、营造出悲剧效果。从三个方面作分析:首先是哥特小说模式的采用,有效地加强了悲剧氛围。其次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制造出与世隔绝的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特殊环境——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同时还融入荒原,暴风雨等多种意象,使之与人物相呼应,达到物我同悲的艺术效果。再次是独特的叙述模式,情节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尤其丁耐丽的叙述,有力地加强了读者对小说人物悲剧命运的深切感触。
其他文献
<正>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9页例1练习十四1——6题。 教学关键:抓住“用去3/5”分析数量关系,弄清把哪个数量看成单位“1”。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了我国的教育事业,他奋斗一生。陶行知从解放人民劳苦大众的目的出发,批判旧教育,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为了实现其通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消费习惯与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蔬菜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其安全性备受人们所关注。有机蔬
“诗画合一”教学研究,主要源于我多年的美术教学梦想,那就是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美”的美术教学课堂,培养能诗会画的美术人才,使学生逐渐学会一种诗意化的生活方式。同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歌剧《茶花女》创作于1853年,是威尔第创作早期的代表作。文学作品《茶花女》的成功,刺激了威尔第将其改编成歌剧的创作欲望,凭借着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由于来自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对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社
医用电子内窥镜已经成为当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医疗仪器,医生通过电子内窥镜不仅能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诊断病变情况,而且还可以将图像进行输出和存储。目前,电子
马克思主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辩证思维把握具体对象必经的逻辑行程,是辩证思维特有的逻辑方法。它是科学的展现历史事实的方法,是历史的阶段性事实经过“感性具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发展食用花卉是促进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在深入分析云南食用花卉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强不强,不是以“门类齐全”作为标准,而是看其经济有无特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