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目的论角度看译者主体性对《论语》翻译的影响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xia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中华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块瑰宝,自明清时期以来被中外译者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法译本就有二十几本。众多译者为什么选择翻译同一部《论语》?他们翻译《论语》的目的对译本有何影响?译本的差异和译者的翻译目的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一直以来,《论语》的翻译研究过分集中在对英译本的研究,无论是从研究对象还是研究角度都没有真正地从理论角度对法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因此,本文以西方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顾赛芬和董强翻译的《论语》法译本做了比较细致的对比,探讨译者主体性对《论语》翻译的影响。本文先运用历史背景分析法,通过译者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和文化身份了解译者的翻译目的,说明译者对选择翻译文本的影响;再运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分析顾赛芬译本和董强译本在布局和页面排版、翻译策略和方法、语言风格上存在的差异性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联,最后得出结论,即翻译行为由目的决定,而翻译的目的又反过来作用于翻译行为本身,译者是形成译本差异的主因,即受译者主体性的影响。译者的翻译目的对翻译文本的选取、译本的布局和页面排版、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译本的语言风格的影响正是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体现。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指纹图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10批注射用双黄连进行相似性评价。方法采用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5%冰醋酸,流速
当前,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加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
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自1995年起,我国为中国学术著作外译搭建了许多平台。2012年底陕西师范大学启动了学术著作外译项目,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稀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雾霾现象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核算环境成本不仅仅是环境
摘要:伴随着工作场所多样性程度的提高,如何管理多样性的劳动力成为许多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管理专家面临的重要挑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近几年来,随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逐渐意识到行政官员的道德失范问题,而且呈日益严重的趋势,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被用来衡量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尺,所以
摘要: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补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小额、分散、灵活、快捷”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方式,为“三农”、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良好资金支
<正> 1 引言 电力变压器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电气设备。一般从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送到用户,其间需经电力变压器少则4~5次,多则8~9次。而每经过一次变压器就要有一次损耗。在输配
进入21世纪以来,处于社会经济主要转型时期的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而伴随着变革的却是频发的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从国际社会的发展历史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
伴随着上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贸易及通讯成本迅速下降,加速了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业态——“全球价值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