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危害禽类的头号疾病,严重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 1999年以前,在澳门售卖的活家禽以本地农户饲养及家庭散养为主。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1999年至2004年间),澳门政府对散养农户开始作出一系列的监管,包括采取禁止农户饲养家禽等措施。随着AI危害进一步加大,澳门特区政府加强对其监控,并采取措施改善检测设备,通过培训技术人员来提高技术水平。直至2004年3月内地再次向澳门输出活禽,但种类只限部分陆禽(包括:活鸽、活鸡、活竹丝鸡),而活水禽(活鸭、活鹅)至今仍禁止输澳,现时在澳门食用的所有水禽均是由内地进口的冰鲜水禽。 从2004年开始,经中国大陆进口的活陆禽数量逐渐增多,进口车次数增加,但退回大陆的批次亦相对增多。为解决退回问题、减低经济损失和确保澳门市民食用安全问题,化验所技术人员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方法检测H5禽流感抗体。为了解免疫种鸡后AI雏鸡抗体变化,本实验采集不同日龄雏鸡血液,分离血清,进行了AIV H5亚型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检测结果显示雏鸡初生时母源抗体HI平均抗体滴度4.35 log2,16/20在4 log2以上。10日龄前抗体下降缓慢,10日龄以后下降很快,至14日龄只有3/20在4 log2以上,平均抗体滴度1.35 log2,至21日龄衰减殆尽。 为了解从珠海地区出口到澳门的活鸡在珠海和澳门两地抗体的变化,对2004年3~6月珠海地区出口澳门后活鸡489批569201只采集6650份样本进行HI检测,有6批抗体滴度未达标。按批计算合格率达98.88%;分析抗体滴度,3 log2以下不合格样本占5.56%,大于4 log2的合格样本占94.44%。对同样批次出口澳门前15977份鸡血清样本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抗体滴度小于3 log2即不合格样本占1.60%,大于4 log2的合格样本占98.40%。出口澳门前、后鸡只H5抗体滴度合格比例基本一致。 随后对珠海2004年7月到2005年3月2980批38041份出口澳门前鸡血清H5禽流感滴度进行了检测,抗体滴度小于3 log2即不合格样本占2.42%,大于4 log2的合格样本占97.58%,小于5 log2保证合格的样本占92.42%。检出不合格样本25批,占0.84%。结果显示,不同时期澳门进口的鸡群H5禽流感免疫后抗体滴度呈现一定的差异。 为了更好的预防禽流感在澳门暴发,本研究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的控制禽流感成功案例,提出一个澳门地区的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紧急应变措施。主要以检测技术、专业人员培训、检疫通报三大方向为目标,做好把关工作,严防禽流感在澳门暴发。 提升检测技术就是建议不断向邻近地区学习最新的检验禽流感病毒方法,将能够更准确及更快速检测ATV。在禽流感检测方面,民政总署化验所亦不间断申请国内、外的盲样检测,务求不断提升检测技术及人员操作技巧。 加强人员检验检疫的能力就是议增加邀请国内、外禽流感专家进行人员培训次数,包括知识及技术操作的培训;亦会派相关技术人员及兽医参观国内、外的禽流感实验室,以达到参令澳门民政总署化验所的设备及仪器方面得到提升,令两地相关技术人员建立良好沟通渠道,方便日后在技术交流。 建立完善的通报机制就是建议每月向上游部门交流检测结果,每季派员了解供澳活禽的饲养场及半年举办五地会议,目标加强与五地(广东、深圳、珠海、香港及澳门)相关部门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会报机制,设立实时通报的渠道,减低疫情发生的时发生的延误通报可能性。而且每日相关工作人员更要浏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禽流感疫情状况,以能掌握禽流感疫情的实时信息。严格执行行政长官行使《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五十条赋予的职权,第7/2003号法律第五条第一款(三)项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