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毒草茎直黄芪在不同海拔梯度种群的景观遗传结构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es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属豆科(Leguminosae)黄芪属(Astragalu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黄芪是西藏地区的一种毒草,近年来有扩张的趋势。然而,目前对于茎直黄芪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所含化学物质及有毒成分的含量和分布问题,而有关茎直黄芪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的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将以西藏毒草茎直黄芪为材料,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米拉山口沿不同海拔梯度采集的22个种群390个个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实验共选取9对引物,PCR扩增得到了508个位点。经GENALEX6.1、PopGene3.2及Structure2.2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果:  (1)米拉山口东侧茎直黄芪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升高而降低,西侧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升高而无明显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22个茎直黄芪种群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6.6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04,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65,等位基(Na)为1.866,有效等位基因(Ne)为1.439。东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海拔梯度具有负相关性,西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海拔梯度无显著相关性。  (2)茎直黄芪的种内遗传变异高于种间遗传变异,东西两侧的种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  AMOVA分析结果显示,米拉山口东侧种间遗传变异为13%,种内遗传变异为83%,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55;米拉山口西侧的种间遗传变异为11%,种内遗传变异为8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40。22个种群的种间遗传变异为11.22%,种内遗传变异为83.01%,区域间遗传变异为5.77%,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74。茎直黄芪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及Structure贝叶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米拉山口东侧和西侧的种群之间存在有明显的遗传差异,其遗传分化程度较高。  (3)遗传距离和地理空间距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22个茎直黄芪种群间水平距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遗传分化程度也将越大,遗传距离与水平距离呈正相关性(R2=0.064,P<0.05)。其中,米拉山口东侧的11个种群,其遗传距离与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具有正相关性(R2=0.0335,P<0.05; R2=0.1843,P<0.05)。米拉山口西侧的11个种群,其遗传距离与水平距离之间存在不显著的线性关系(R2=0.0017,P>0.05),遗传距离与垂直距离之间呈正相关性(R2=0.0155,P<0.05)。  本研究对茎直黄芪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种群景观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最适生存环境、扩散途径、扩散方式以及遗传多样性与空间距离的关系,能够为西藏毒草茎直黄芪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是对非点源污染定量化的重要方法,可以对各类非点
白杨素是由紫葳科千张纸属植物木蝴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因为5位、7位连有羟基,所以又名5,7二羟基黄酮。具有极为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抗氧化、抗病毒、抗过敏、抗炎、抗焦虑和抗肿瘤等药理学上的作用已被广为认知。特别是抗肿瘤活性,是现在白杨素研究的热点。但结构决定了白杨素是一种两性化合物,使其水溶性和脂溶性都很低,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所以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白杨素的水溶性上面,本论文希望从增
在二十一世纪初人类社会已进入城市发展阶段,同时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城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城市生态系统过程和格局的
视频监控系统以其直观、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随着嵌入式系统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于模拟信号的监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本文在深入研究
真核生物基因中存在大量的非编码的内含子序列,它们的去除由RNA剪接完成。RNA剪接是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内含子识别机制决定了RNA剪接的精确性。另外,选择性剪接的
近年来,由于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电池供电的电源管理类芯片需求量不断增大,对电源管理类芯片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从电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入调研了低压降稳压器(LDO
混沌是确定性非线性动力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内在随机性。自从1990年Pecora和Carroll提出混沌同步的原理,并在电路中得以实现以来,混沌控制与同步及其应用迅速成为非线性研究领
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即电力线通信,是一种通过电力线网络来传输信息并提供通信服务的技术,被认为是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最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电力
目的:  电针对中风病人症状改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日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但其作用机制和作用途径仍在探索中。本研究拟以抗炎性分子Annexin1的受体FPR为关键干预点,观察电
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优化问题,其中一些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或者约束条件会在问题求解过程中随时间而变化,这类优化问题被称为动态优化问题。近年来,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