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对环境样品中镉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用纳米二氧化钛作吸附剂,去除环境样品中重金属镉,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在不同pH值、用量、时间、温度条件下对镉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确定了乙炔-氧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镉体系的最佳条件:波长为228.8 nm,狭缝宽为0.7 H,Cd空心阴极灯灯丝电流为4.0 mA,乙炔流量为1.4 L·min-1,空气流量为16.0 L·min-1,此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016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6%。2.纳米TiO2(金红石型)对镉离子的吸附效果最佳。在pH 4.0 7.0范围内,纳米TiO2可定量地吸附镉离子,纳米TiO2对Cd(Ⅱ)吸附率达97%以上。静态吸附最佳条件为:在室温20 0C下,加入80 mg纳米TiO2,超声分散3 min,静置10 min后,能快速地定量地吸附Cd(Ⅱ);用7.0 mL 0.1 mol·L-1 HCl进行洗脱,Cd(Ⅱ)的回收率可达95%。动态吸附:80 mg纳米TiO2和5 g多孔载体可使得水样的除镉率达到90%,达到饮用水的水质要求。3.纳米TiO2对Cd(Ⅱ)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20 0C时,反应速率常数为1.89 g·mg-1·min-1,反应的活化能为3.16 kJ·mol-1。将动力学数据与扩散模型拟合可以说明:颗粒内扩散过程是镉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但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吸附速率同时还受颗粒外扩散过程的控制。4.纳米TiO2对Cd(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常温下饱和吸附容量为6.34 mg·g-1。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为:ΔG0 < 0,ΔH0 > 0,ΔS0 > 0,说明吸附是自发的过程,伴有吸热。纳米TiO2吸附Cd(Ⅱ)的常温平均吸附能为11.54 kJ·mol-1,故Cd(Ⅱ)的吸附过程可能属于离子交换。5.工业废水中常有的重金属离子对二氧化钛吸附镉的影响顺序为Zn2+>Cu2+>Pd2+ ,常见的阴离子对镉吸附的影响顺序为PO43->NO3->SO42->CO32->Cl-> F-。另外,其他常见离子的允许干扰量也较大。随着离子强度增加Cd(Ⅱ)离子吸附减小,而且Cd(Ⅱ)离子浓度越大,受影响越大。有毒元素Se(Ⅳ)和Cr(Ⅵ)存在时,镉的吸附都明显减少,且Cr(Ⅵ)的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运用微观相场法研究Ni75Al5.3V19.7合金沉淀过程中L12结构和D022结构反位缺陷发现:在沉淀初期,L12结构反位缺陷AlNi,VNi,NiAl,D022结构反位缺陷VNi,AlNi,Niv,Alv的浓度均从初
对于立志要做电子商务的"微软"来说,商派的全网计划让人们看到这条鲨鱼苗的凶猛,而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则为它的凶猛提供了足够的条件
目的:采用气质联用方法,比较不同乳香和没药药材样品挥发油的质量,并对其挥发油经皮吸收进行研究,为两者外用剂型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目的飞行人员高原驻训,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飞行任务的压力,会对情绪状态及认知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对航空心理卫生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高原特殊环境对人的心理生理的不良
本论文采用综述型论文结构,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景观雕塑及相关学科中某些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引深自己的一些浅见和理解。针对现有景观
以三类内孤立波理论(Kd V、e Kd V和MCC)的适用性条件为依据,采用Morison和傅汝德-克雷洛夫公式分别计算Spar平台内孤立波水平力和垂向力,结合时域有限位移运动方程,建立了有限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国家经历了政治和经济体制上的剧变,从原来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传统的养老金制度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下
微型浮游真核生物形态各异,物种丰富,分布广泛,是水生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目前,针对微型浮游真核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往往忽略了时间尺度和使用通用引物引起的偏差。在淡水水系中,干流和支流相互贯通但生态环境各异,支流汇入会影响干流生物群落的丰度及多样性,尽管淡水微型浮游真核生物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缺乏对整个流域内微型浮游真核生物时空分布格局方面的研究。另
据商务部近期发布的重要农产品出口月度报告,2014年我国苹果、柑桔、梨及苹果汁出口均出现不同幅度减少,出口量分别为86.51万、97.99万、29.73万和45.86万t,同2013年相比分别
<正>我的父亲戴自俺,1909年出生在贵州一个小山村。1927年夏与五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走出家乡求学。"地无三里平"的贵州,那时连中原大地早在y殷商时代便有的马车也还没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