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媒介的发展及其影响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传递建筑设计信息的媒介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筑设计媒介(ArchieccturalDesignMedia,简称ADM)的概念,初步建立起建筑设计媒介研究的基本框架。进而,较系统地阐述了建筑设计媒介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建筑设计媒介的特征及其对建筑的影响等。 在建筑设计媒介研究的基本框架中,首先澄清了信息与媒介、符号与媒介、感觉与媒介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基本概念,并对两种重要的媒介理论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建筑设计媒介的概念,对建筑设计媒介进行了分类,指出建筑设计媒介自身和使用过程中的特征,提出建筑设计媒介在建筑设计建造系统中传递信息的过程。进而,还将建筑设计媒介纳入设计建造系统中进行了分析。并且,简要论述了中、西方建筑设计媒介的发展历程。 在建筑设计媒介的发展历史中,分别对建筑语言媒介、建筑图形媒介、建筑模型媒介、建筑数字媒介进行了论述。从语言、文字的历史进程中,可以发现,建筑语言媒介与人类的建造活动从来就没有分开过,这也决定了使用语言媒介的设计建造方式是直接面向对象的过程。并且,对中、西方建筑术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比较;随着设计建造的分工和纸的大量使用,建筑图形媒介成为主要的设计媒介,取代了传统面向对象的建造过程。进而,随着艺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图形媒介的表达方式也渐渐纳入理性的轨道;建筑模型媒介由实际建造转向建筑设计;而建筑数字媒介不仅实现着对传统媒介的模拟,同时,虚拟的方式也参与到实际的建造过程。另外,论文还对图形媒介介质、设计工具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单独进行了阐述。 在建筑设计媒介比较的论述中,对语言与图形媒介之间关系和差异进行了探索;指出了图形、模型媒介与视觉线索之间的差别;另外,对建筑草图与计算机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等等。 在论及建筑设计媒介对建筑的影响时,本论文先是从建筑设计媒介特征和建筑特征之间的关系入手,沿着建筑设计媒介和建筑发展之间的适应与互动历史过程而展开的。其中,分别对建筑语言媒介、建筑图形媒介和建筑数字媒介对建筑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在阐述建筑语言媒介的影响时,把握语言的线形特征和与建筑实践、建筑技艺的密切关系,提出语言的线形与建筑的比例体系、语言的经验性与建筑的类型化、语言的多样性与建筑的多样性、语言的交流和建筑的交流等一些观点;在论述建筑图形媒介的影响时,提出视觉化差异是影响建筑的线索。并且,提出在图形表达前,人的视觉参与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对图形媒介的二维、三维特征对建筑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当今,“数字与建筑”已经是一个热门论题。认为:数字媒介在建筑领域中运用是许多“数字建筑理论”和“数字建筑形式”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并且提出数字媒介下的虚拟技术及观念应统一于现实的实践过程。 在阐明建筑设计媒介变革脉络的基础上,从媒介状态、媒介影响和媒介极限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筑设计媒介的发展观。并且,对回到本体的媒介进行了拓展性的哲学思考。 在论文最后,对建筑设计媒介的发展及其影响做了精要的结语。
其他文献
作者运用产权理论提出了城中村地租低是由于产权不清晰而加大了开发的社会成本造成的,从而解释了城中村租金和城市地租分布规律不符的现象,提出要改造城中村的首要条件是明晰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大城市地区正在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型城市发展形式。我国的三大沿海城镇密集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在全球城市地区
该论文是以体育馆的多功能内容为对象的专项研究.体育馆的多功能化是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体育馆获得经济效益、最终立足于市场的基本保证,是体
因为实际功能需要导致的联结作用常常产生要进行局部处理的细部,它们的处理与表现常被认为不影响大局而被忽视,但在园林设计、建造中考虑如何与环境及景观整体效果取得必要的
该文首先阐述了城市景观的概念、城市景观要素的分类以及视觉分析在景观规划中的重要性等;并在此前提下,提出了"城市视觉景观"的概念、研究范畴以及构成.然后,通过若干案例的
该文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区域设计实际工程为依托,结合国内外城市海滨区域的设计实践经验进行研究.从大连海滨的特有的制约与机会出发,通过对设计出发点和设计的发展的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校园环境的文化品味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
该研究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的内容是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该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和确定研究构架.第二间章理论基础与史料分析,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
学位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一直是地理学者、规划学者、交通学者和社会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外研究重点多放在对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规划模型进行探讨研究,对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