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巨大的生态压力和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我国实施了规模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此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政策性最强、工作程序最多、涉及面最广、投资量最大,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宏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的建设是以生态效益为基础,经济效益为核心,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的100个样本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数据表填报、跟踪监测结合典型调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结合专题调研的方式,调查了1998年~2009年退耕还林地区100个样本县的社会经济情况,从项目区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及产值结构、农民就业结构、农民生活变化和种植结构与粮食安全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趋势发展预测。(1)项目区产业结构。1998年~2009年,退耕还林项目区第一产业产值退耕前后是逐渐减少,退耕前减少了3.63%,退耕后减少了9.14%,总体上减低了13.69%;退耕前后第二、三产业产值逐渐增加,整体上,第二产业增加较多,增加了12.49%。对其趋势分析可知,第一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是逐渐减少的,降幅为27.05%;第二产业逐渐增加,增幅为32.10%;第三产业逐渐减少,减少了4.02%。(2)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及产值结构。退耕还林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主要从耕地、林地和草牧场三方面分析。1998-2005年耕地利用缓慢下降,2006~2009年有逐步回升的现象。退耕前后林地利用呈上升趋势。退耕前1998~2000年上升幅度较小,2001年后呈上升趋势,2009年比1998年增加了21.51%。2004~2009年草牧场利用面积逐年增加,增加了267.51万公顷。初期2004~2005年,利用面积缓慢上升,随着退耕年数的增加,2006年后,各年间增幅最大,到2009年增加了209.13万公顷。对其进行趋势分析可知,耕地利用面积略有增加,林地和草牧场利用面积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退耕还林项目区产值结构主要从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总产值几方面分析。退耕前199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畜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和总产值缓慢上升,增加的幅度较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除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外,林业产值增加幅度最大,畜牧业产值次之,农业产值最小。总体上,林业产值增加最大,其次是畜牧业产值,农业产值增加最小。趋势分析可知,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的同时,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和总产值随之增加。(3)项目区农民就业结构。退耕还林项目区农民就业结构主要从乡村总人口、年末乡村从业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三方面分析。退耕前1998~2000年乡村总人口呈增加趋势,退耕后2001~2009年乡村总人口的波动较大,但总体呈减少的趋势,2009年与1998年相比,减少了0.44%。乡村从业人员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退耕前1998~2000年呈缓慢上升趋势;2001年开始,上升的趋势较明显。退耕前1998~2000年外出务工人员呈缓慢上升趋势,增加幅度较小。2001年开始,增加的比较明显,增幅也从退耕前的26.83%增加到88.91%。对其进行趋势分析,乡村总人口整体上呈现降低趋势,到2017年降低了0.70%。年末乡村从业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到2017年分别增加了240.60万人和1673.12万人。这主要是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以增加就业。(4)项目区农民生活变化。主要从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消费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总体上,1998年~2009年贫困人口逐渐减少,退耕前期减少的趋势不明显,2001~2009年明显减少。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贫困人口呈相反的趋势。退耕前上升缓慢,增加的幅度较小,退耕后上升趋势明显,到2009年增加了165.74%。农民消费结构主要分析了耐用消费品和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工程的实施,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得农民对消费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煤炭、柴草、燃气的使用农户减少,混合能源的使用增多。进行趋势分析可知,1998~2017年贫困人口总体上是逐渐减少的,减少了68.78%。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逐渐增加的,增加了5987.94元/(人·年)。非农产业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项目区种植结构与粮食安全。主要从粮食总播种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四方面进行分析。退耕前1998-2000年,粮食单产、粮食总播种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退耕初期,变化不大;退耕后期,粮食总播种面积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略有增加,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稳定上升。2009年粮食总产量是退耕初期2000年的1.26倍。2009年相比2000年,粮食单产增加了0.65吨/公顷,增幅为18.06%。对项目区的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进行趋势分析可知,退耕前1998~2000年,项目区的粮食总产量和单产均呈下降趋势;退耕初期,粮食总产量逐渐增加,但变化较小;后期呈现稳定上升趋势。说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没有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是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要求和高中生的特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核心素养理念下
第十五届中国音乐史学会在开封举行,笔者有幸参与其中。会议中,诸多学者对具有广泛论争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和跨学科的切入与交汇,本文就本次史学会的参会议程与讨论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下毛细渗滤与绿地植物进行污水净化的主要工艺,地下毛细渗滤系统的结构功能,组成要素及影响要素,讨论了系统的污水净化效果,并且介绍了地下毛细渗滤系统的应用和
全面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的路径选择两个维度展开解析.
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80例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
城市道路隧道作为城市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自身特有的环境特点,故必须设置可靠实用、先进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或火灾等意外情况。本文将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环境效应深远。在农牧户尺度上研究土地利用选择机制,能够为制定区域发展和环境政策提供科学的和可操作的依据。本文以农牧户抽样调查、地形剖面调
孔门教学是备受学界关注的话题。文章主要以《论语》中的师生问对为载体,探析孔门教学活动的人文特征和精神。孔门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为注重塑造向善的道德人格、推崇高尚
【正】 陈开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两广天地会起义的首领,关于他的籍贯问题,向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佛山说与鹤山说。①我认为鹤山说更符合事实。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此说提出较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清晰界定林权及林权制度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工业化进程视角,对建国后林权制度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