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云杉BR信号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yin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素甾醇(Brassionsteroids,BRs)是一种多羟基化的类固醇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在被子植物中,CYP85A2和CYP85A/A1分别合成了最具活性的油菜素内酯BL(brassinolide)和活性次之的油菜素甾酮CS(castasterone)。BR必须结合其受体才能起作用。被子植物拟南芥(Arabdopsis thaliana)拥有必需的BR受体BRI1(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 1),非必需但可结合BR的类受体(BRI1-likes)BRL1和BRL3(BRL1/3)以及非必需且不能结合BR的类受体BRL2。序列搜索发现,CYP85A和BRL1/3同时首次在裸子植物中出现。然而裸子植物中能否合成有活性的BR,裸子植物中BR受体有无功能都未可知。本研究以众多现存植物的BR信号成分为线索,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及相关基因功能鉴定,探讨裸子植物中BR及其受体的功能,为进一步揭示陆生植物适应性功能演化的分子机理提供依据。为此,选取模式植物拟南芥及裸子植物中已经测序的欧洲云杉(Picea abies)作为实验材料,探究欧洲云杉中BR合成及受体功能。由于目前在欧洲云杉中进行遗传互补研究非常困难,所以本研究通过异源表达的遗传互补方法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突变体上进行研究,以探究裸子植物中BR合成及受体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云杉中的PaCYP85A与水稻中的0sCYP85A有共同祖先,而0sCYP85A与AtCYP85A1和AtCYP85A2有共同祖先。欧洲云杉PaCYP85A异源表达恢复拟南芥BR合成突变体AtCyp85a2只高于拟南芥BR合成基因AtCYP85A1表达恢复的程度。但其恢复程度仍然低于水稻中合成基因0sCYP85A和拟南芥中合成基因AtCYP85A2表达恢复的程度。由于AtCYP85A1和0sCYP85A都只能合成CS,这些结果表明裸子植物中BR合成基因PaCYP85A可能只合成了 CS,而不是最具活性的BL。2.本研究利用培养皿滤纸法探究油菜素内酯激素在正常及干旱胁迫下对欧洲云杉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7天,14天及21天中,无论在正常情况还是干旱胁迫下,表油菜素内酯(eBL)能够促进欧洲云杉种子的萌发,且这种影响具有浓度依赖性:在eBL浓度为500nmol时效果最佳,同时经过eBL处理的种子降低了干旱胁迫对其萌发的影响。3.同源检索分析结果显示BRI1属被子植物特有,BRL1属种子植物特有。欧洲云杉中受体BRL1有两个拷贝,PaBRL1-1和PaBRL1-2。进一步的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欧洲云杉中受体PaBRL1-1和PaBRL1-2与BRL1直系同源而与BRI1旁系同源。4.欧洲云杉受体PaBRL1-1和PaBRL1-2在本体中不同组织部位(根、茎、叶)均表达广泛,且PaBRL1-1的表达量高于PaBRL1-2。在拟南芥中表达欧洲云杉受体启动子得到相似的结果。激素处理欧洲云杉幼苗,幼苗植株高度无明显差异,同时AtBRI1启动子驱动表达的受体PaBRL1-1和PaBRL1-2不能互补拟南芥突变体bri1-301的表型。但是,用外源BR激素处理欧洲云杉幼苗及具有受体PaBRL1-1和PaBRL1-2的拟南芥缺失BR受体突变体的转基因植株时均产生明显的BR分子调控效应,同时在转基因植株中BES1可响应BR而发生去磷酸化反应。这说明PaBRL1-1和PaBRL1-2在拟南芥中行使类似于云杉中的BR受体功能。5.在AtBRI1启动子下表达嵌合体AtBRI1:PaBRL1-1和PaBRL1-1:AtBRI1可以完全恢复突变体bri1-301的表型。不过,表达AtBRI1:PaBRL1-2只能部分恢复Atbri1突变体的表型,而表达PaBRL1-2:AtBRI1则不能恢复其表型。但是,这些嵌合体的转基因植株均有BR生理和/或分子反应,表明功能性嵌合受体在转基因植株均能行使正常BR受体功能。同时揭示,欧洲云杉中的PaBRL1可能是一类弱BR受体。此外,PaBRL1-1 比PaBRL1-2具有更强的受体功能。6.进一步用PaBRL1不同结合区(BD1-3)和AtBRI1构建嵌合受体,发现PaBRL1-1或PaBRL1-2的BD3与AtBRI1的嵌合受体能完全恢复突变体bri1-301的表型,且PaBRL1-1的BD3的作用强于PaBRL1-2。为了确定PaBRL1的特异BR受体功能,本研究突变了一些结合区域的保守碱基位点以减弱BR结合。其中PaBRL1-1Y627A和AtBRL1Y699A的表达并不能恢复突变体bri1-301的表型,同时也不具有BR信号分子响应。AtBRL1F584L和PaBRL1-1:AtBRI1F656L不能恢复突变体bri1-301的植株表型,但其BR分子信号仍大部分保留。体外检测欧洲云杉受体PaBRL1的激酶活性发现其低于拟南芥受体AtBRI1的激酶活性,结果显示,PaBRL1-1是欧洲云杉中真正的BR受体,但其受体功能弱于AtBRI1和AtBRL1受体。综合以上BR合成和受体功能两方面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首次发现裸子植物中具有活性较弱的BR信号,暗示BR受体和配体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可能是逐步协同进化。BRL1是裸子植物中BR的主要受体,非种子植物中没有BRL1,揭示了 BR受体在种子植物中出现功能,建立并增强了被子植物BR受体BRI1的起源及其拥有共同祖先的非BR受体EMS1和BRL2之间的纽带,暗示BRL1可能是BRI1进化过程中留下中间受体,可为进一步研究BRI1/EMS1信号途径的功能分化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卤化物钙钛矿薄膜材料因为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如高可见光消光系数,可调节的带隙,良好的双极性电荷迁移率,长载流子扩散长度等,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十年来,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不仅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成为耀眼的明星材料,从最初3.8%的电池效率快速提升到最近25.5%的认证效率,也在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激光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多晶钙钛矿薄膜具有较高的缺陷态密度,对光电器件中的载流子复合和离子迁移有
1958年,Explorer 1卫星的探测数据发现地球辐射带的存在,标志着人类进入空间探测时代,同时也开启了磁层物理研究的热潮。由于近年来多颗近地卫星提供的更高精度的波动、粒子观测数据以及范阿伦卫星时代先进的地球辐射带模拟技术,人们对辐射带能量电子的动态变化特性及背后物理机制的认识有了快速提升。其中,大量的研究发现波粒相互作用对辐射带电子动态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内磁层中不同的波动对电子的作用被广
美国 SL Hazen 研究组相继在Nature(2011)、Nature Med.(2013)和 Cell(2015)报道,左旋肉碱(一种传统营养素)可被肠道菌群代谢而最终在肝脏中生成氧化三甲胺(TMAO),并介导血管损伤。我们初步发现高剂量左旋肉碱对肝脏有强效危害作用,而食物成分槲皮素有拮抗效应,但具体损害机制尚不清楚,急需深入探究。本研究以3%的左旋肉碱水溶液喂养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为动物模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以溫柔敦厚,清真雅正見長,是李白傳世之作中一組整體風格統一,數量較多,且面貌特殊的詩歌。從命題立意,題旨表達,到傳播接受,文本流變等各個方面,皆與李白豪放飄逸類主導詩風迥異。作為李白極為重視的一組詩歌,《古風》在創作之初即被賦予了「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的宏願。但相較於詩人的重視及其在李詩中原本應有的重要意義,《古風》真正價值的發現卻顯得緩慢,自李白創作之初至南宋朱熹揭翥其
大尺寸绝对距离测量是空间精密测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传统的距离测量方法已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测量精度需求。扫频偏振调制测距技术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上具有独特技术优势,掌握其关键技术,对推动我国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扫频偏振调制测距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开展了扫频偏振调制测距技术的测量原理、主要误差分析和误差补偿和抑制研究,及测量方法优化、频率漂移补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疲软期,至今复苏乏力。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作为推动经济复苏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制定了与之相关的发展战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外直接投资也成为了我国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出路。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旅游
个性化教育面向不同学习者的发展,强调对个体潜能和优势的挖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适合的教育”的观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识别并发现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学习者差异表现在认知、行为、能力等方面,传统教学通过测验、任务的学习结果诊断“差异”,存在时效性差、维度单一等问题,并且基于测验结果的“差异”干预在促进学生协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方面缺乏针对性;近年来,学习分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从“
在隐喻中,无生命的事物常常被赋予人类的动机、特征和活动(反之亦然),从而构建出生命度违反(animacy violation)的现象。隐喻中的生命度违反意味着新颖、生动,和打破常规,这些规则与非修辞语言通俗合理的语用习惯是完全背道而驰的。那么生命度在隐喻加工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呢?我们很难根据先前的生命度研究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先前有关生命度违反的研究始终集中在非修辞语言范畴。而非修辞语言和修辞语言在构
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受到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和纳米科技等领域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期望二维原子晶体能够成为新一代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首选材料,以解决目前硅基半导体电子器件发展所遇到的载流子遂穿和高功耗等瓶颈问题。因此,发展新的、具有优异性质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体系,构筑其高性能光电器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二硫化铼(ReS2)是近年来所发现的一种新型二维层状过渡
通过暴露Co3O4、NixCo1-xCo2O4的极性{111}晶面以及氢化活化Co-Co3O4、Co/Ni-NixCo1-xCo2O4和SnO2纳米颗粒表面,提高其气体传感性能。研究表面结构及其传感性能的关系,揭示了气体传感活性晶面和活性原子的作用,提出了原子分子水平上气体传感机制。此外,制备了不同[111]取向Co3O4薄膜,研究其光电和压电性能,首次观察到了[111]取向依赖的二极管整流、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