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人格的研究一直是公共行政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从根本意义上讲它是行政伦理道德构建内容中的主题性人格。行政伦理主体在现实中的真正载体就是行政人员个体,每个个体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伦理责任和义务。行政人格的完善是实现行政伦理最终价值目标及有效发挥行政制度、行政环境作用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外行政人格研究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其中最主要是学者对人格和行政组织中的人进行研究时产生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国外人格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人性与组织》的作者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在文中提出了有关人类行为是“否成熟的理论”。与国外研究现状相比,国内学者对行政人格的研究对行政人格的研究视角要更为单一,缺乏系统而全面的思考。多数研究都是仅仅针对行政人格的某一方面,或概念、或结构、或类型等。当前我国正处于服务型政府建构期,行政管理模式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建构与社会主义服务行政模式相适应的行政人格,不仅是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目标,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人员素质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体现了行政人员高尚的行政人格,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但是另一方面,也一些行政人员的人格上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表现,例如:行政人员的价值观念的庸俗化、独立意识的减弱、工作态度的消极被动、生活作风的腐化以及诚信道德的降低等都是目前不叫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极大的阻碍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立足于我国转型期行政人格异化的表现及其成因,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了行政管理学、制度哲学的相关理论,将行政人员置于转型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下进行全面考察。在充分借鉴了新公共理论的合理化因素,批判吸收了我国古代德政文化的有益成分及西方国家培育行政人员的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本文分别从行政文化、行政制度、行政人员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期望能够完善与转型期相适应的政府制度体系,加强我国行政人员队伍的建设任务,塑造出与转型期政府相适应的行政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对转型期行政人格塑造途径的探析。